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这7307亿美元抛向市场,换回来的,将是瞬间贬值的美元现金。 7307 亿美元的美债,不是小数目,一下全抛到市场上,相当于给平静的金融市场投了颗重磅炸弹。债券这东西的规律很直接,卖的人扎堆,买的人跟不上,价格肯定得往下砸,而价格和收益率是反过来的,价格跌了,收益率就得往上涨。 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本来就绷得紧,去年光利息支出就超过 1 万亿美元,快占到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了,等于政府赚的钱里近四成要拿去还利息。 这时候美债收益率一飙升,意味着美国政府再发新债借钱,就得给投资者更高的利息,融资成本一下就上去了,本来就依赖 “借新还旧” 过日子的政府,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政府扛不住,只能指望美联储出手救场。美联储能做的无非就是掏钱把这些没人要的美债接过来,可这钱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本质上就是开印钞机印新钱。 市场上的美元一下变多了,没那么多商品和服务撑着,价值自然就稀释了,美元就得瞬间贬值。手里换回来的那些美元现金,刚拿到手就不值钱了,这还只是一方面,更要命的是全球贸易的结算规则。 全球贸易绝大部分都是用美元结算的,中国出口企业做的生意,不管是卖到美国、欧洲还是东南亚,大多都得靠美元来收钱。 美元一贬值,等于人民币相对美元就升值了,中国出口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标价虽然还是美元,但换算成国外买家的本国货币,成本一下就涨上去了。 以前十块钱能买到的东西,现在可能要十二块,换谁都会犹豫,要么砍价,要么干脆不买,订单自然就黄了。 美国市场本来就是中国出口的大头,这时候更是受冲击最直接的。美元贬值加上美债抛售引发的市场动荡,美国消费者信心早就跌下去了。 调查都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掉得厉害,大家手里的钱得留着应付可能的涨价和失业,自然会减少非必要消费,进口的中国商品首当其冲会被削减。 美国企业也一样,原材料成本因为美元贬值可能上涨,自己都在压缩开支,哪还有钱大量进口中国的机器、零部件这些东西,订单肯定得砍。 更关键的是,这么大规模的美债抛售会引发连锁恐慌。其他持有美债的国家或机构看到中国在抛,怕自己手里的美债也贬值,可能会跟着抛售,这下美债价格跌得更狠,收益率涨得更高,美元贬值也更厉害。 全球市场一乱,大家都想捂紧钱袋子,贸易活动自然会收缩,不光是美国,其他国家的买家也会减少进口,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来源就被全面掐紧了。 美国政府那边还可能出别的招。美债收益率涨、美元贬值,国内通胀本来就压不住,零售商都在预告要涨价,政府为了平息民怨。 说不定会把锅甩给贸易,搞点关税壁垒或者反倾销调查,给中国出口商品再添道坎。本来订单就少,再被加税,价格更没优势,彻底没人买了。 而且美联储印钞救市的做法,长期来看会进一步削弱美元信用,可短期内中国出口还是绕不开美元结算。 出口企业签单、收款都得靠美元,美元一不稳,买家要么要求降价,要么干脆暂停合作,等市场稳定了再说,可企业哪等得起,第二天没新订单太正常了。 金融市场的反应比想象中更快,美债被大量抛售的消息一出来,美元指数可能当天就跌破关键关口,就像之前曾经跌破 100 点那样,市场上 “抛售美国” 的情绪会迅速蔓延。 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失去信心,连带对用美元结算的贸易也会谨慎,买家在下单前必然会犹豫,生怕刚付了钱美元又跌了,自己亏本。这种观望情绪一上来,新订单自然就断了。 美国经济本身就处在疲软边缘,有机构都预测增长可能变负,这时候美债抛售相当于又给了一拳。经济一差,就业岗位会减少,老百姓收入下降,进口需求只会进一步萎缩。 中国出口企业做的很多都是刚需商品,但再刚需也架不住买家没钱买,或者为了省钱换更便宜的替代品,订单流失是必然的。 更别说那些需要长期合作的大订单,买家更不会在市场动荡的时候签新单。他们会等着看美元汇率稳不稳,美国经济会不会衰退,中国会不会还有后续动作,这些观望都会直接反映在第二天的订单量上 —— 就是零。 出口企业本来就靠订单周转,一天没新单可能还扛得住,可这种由美债抛售引发的连锁反应,不是一天两天能过去的,后续订单也会受影响,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这根本不是危言耸听,金融和贸易早就绑成了一根绳,美元就是中间那根关键的纽带。 一下清空这么多美债,纽带直接被晃松了,美元贬值只是第一步,紧接着就是买家成本上升、需求下降、市场恐慌,最后全落在出口企业的订单上。 所以说第二天接不到新订单,真不是夸张,是实实在在的连锁反应会带来的结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