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重磅公告坏了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好事”,巴基斯坦刚要给美国送上稀土大礼,就被中国一刀斩断稀土产业链. “2025 年 10 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特定稀土开采加工设备、化学品实施出口管制,并暂停相关技术支持。 这一政策对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的巴基斯坦稀土产业形成制约 其新建产能因设备和材料断供受阻,既有产能的维护与升级也面临挑战。” 几年前,巴基斯坦发现了稀土矿,却连成规模的开采机械都没有,是中国企业出人出设备,帮他们挖出了矿坑。 随后,中国又派工程师从头教起,从提纯工艺到产线运行,手把手指导八个月,让提纯率从三成提高到九成多,还在当地帮他们建起了稀土永磁体工厂。 美国看到这块市场红了眼,2025年初就带着两亿美元贷款跑到伊斯兰堡签约,要帮巴基斯坦建新厂。 表面上是合作,实则想把稀土原矿运回美国自己提纯。 巴基斯坦被这份“援助”冲昏了头,试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却忘了他们所依赖的一切设备、零部件和提纯剂,全都来自中国的供应链。 没多久,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限制特定稀土设备和化学品出口,暂停相关项目技术支持。公告不长,却一针见血,巴基斯坦的生产线从那一刻起像被拔掉电源一样停摆。 坏掉的机器无法从中国拿到替件,美国专家又修不动,提纯剂断供后产品纯度急剧下降,只能眼睁睁看着工厂闲置成摆设。 美国接收的那批巴基斯坦原矿,同样一团糟。本想着靠德国公司加工救场,可成品纯度惨不忍睹,不够制造航发永磁体的标准。 国防部报告出来后,只能承认稀土供应出现“重大缺口”,其实根本谈不上缺口,没有中国,这条链子压根搭不起来。 更糟的是,美国承诺要帮巴基斯坦建“先进工厂”,结果刚挖地基就遇到麻烦。打桩机来自中国,图纸是中国公司设计的,连特种钢筋也得进口中国货。 随着出口限制生效,这些设备和材料运不进来,工地被迫停工。巴基斯坦的技术人员看着一堆没用的水泥,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 “美国稀土产业链的核心短板在于精炼环节,其本土精炼产能占比低,且环保成本高,难以满足军工需求。 数据显示,美国军工企业 80% 的钕铁硼永磁体依赖中国供应,F-35 战斗机等关键装备的生产高度依赖稳定的稀土供应链。” 美国试图让日本替代,可日本工厂原料同样得从中国进口,一旦中国限供,日本产能当即掉了四成。 美国想靠巴基斯坦绕道中国,结果才发现,那条路的地基、轨道、信号灯,全是中国修的。中国一旦抽身,整条线路当场停运。 反观中国,不仅在2025年再次提升加工产能,还推出了稀土期货,让全球八成以上交易用人民币结算。中国不只是拥有资源,更在制定规则。 巴基斯坦后来试图和中方重谈合作,但中国早已定下制度,合作有规则、贸易讲秩序,不可能为一时利益打破方针。 从巴基斯坦的停工,到美国加工失败,再到中国稳定推进全球布局,这场博弈的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谁掌握了产业链的主动,谁就决定了市场的走向。稀土产业不是单纯的矿石买卖,而是国家实力的延伸。美国想绕路,却没想到拐弯处的红绿灯,也在中国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