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我国航母出海口?10月3日,日本“浦贺号”扫雷艇在驱逐舰护卫下,抵达我辽宁舰航母战斗群去年进出西太的必经之地——先岛群岛,开始进行水雷布设! “浦贺号”扫雷艇并非普通舰艇,而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排水量最大的扫雷支援舰,标准排水量5650吨,满载8400吨,兼具远洋扫雷、水雷布设和编队补给三重职能。 其舰尾配备全自动布雷装置,可快速投放攻击性水雷;舰上搭载的MH-53E直升机更强化了立体扫雷能力。 但此次演习中,日本却将“扫雷”变“布雷”,在狭窄水道中玩起“低成本封锁”的把戏——水雷虽老,却能在战时瘫痪关键航道,切断中国海军前出西太平洋的通道。 日本此举的算盘打得极响:一方面,借台海议题刷存在感,向美国表忠心;另一方面,试图以“水雷屏障”遏制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维持其“第一岛链”的残余影响力。 可问题是,演习归演习,真要布设实战水雷,日本敢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中国海军的扫雷技术、远海作战能力已今非昔比,055型驱逐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歼-15舰载机的制空优势,足以让日本的水雷“还没炸就先沉”。 日本选择先岛群岛布雷,本质上是看准了这条航道的战略价值。但他们忘了,中国海军早已不是“近海防御”的旧模样。 2025年5月,辽宁舰与山东舰双航母战斗群首次在西太平洋会师,形成对台湾岛东南、西南的双向夹击态势,总吨位近30万吨,垂发系统超700个,防空、反舰、对陆攻击能力拉满。 更关键的是,中国海军的常态化远洋训练已覆盖第二岛链,901型综合补给舰的全程伴随,让航母编队续航力突破1.2万海里。日本的水雷,能拦住这样的舰队吗? 事实上,中国海军对日本的水雷威胁早有预案。 从反水雷舰艇的列装,到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的侦察网络,再到与火箭军的联动演练,中国已构建起多层次的水下防御体系。 日本的水雷演习,更像是“在自家门口放烟花”——热闹是热闹,可除了制造噪音、搅乱渔船作业,还能有什么实际效果? 日本这次布雷演习,暴露了其骨子里的焦虑与矛盾。国内经济下行、政治动荡,首相宝座频繁更替。 际上被美国关税压得喘不过气,又想在台海问题上刷存在感。可他们忘了,台海从来不是日本的“后花园”,中国海军的航迹更不会因几颗水雷而停滞。 更讽刺的是,日本一边高喊“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一边在先岛群岛布雷,却不敢承认自己才是台海局势的“麻烦制造者”。 这种“又当又立”的嘴脸,只会让国际社会看清其真实意图:借台海议题绑架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维持其摇摇欲坠的地区影响力。 但历史早已证明,力量才是决定流向的关键。日本的水雷演习,或许能在短期内制造舆论噪音,却无法改变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大势。 当辽宁舰的歼-15战机再次划过西太平洋的天空,当山东舰的编队在远海亮出肌肉,日本的水雷终将沉入海底,成为一场“自嗨”的闹剧。 台海的未来,轮不到外人来指点。中国的舰船照样巡航,意志照样坚定。风浪再大,船照样开——因为这片海,从来都是中国的主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