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老旧小区载满生活烟火气,却也因设施老化等问题暗藏矛盾。其中,业主与物业之间的责任纠纷,不仅影响社区和谐,更与营商环境息息相关。近日,兴庆法院受理的一桩纠葛持续17年的物业纠纷,公正的裁决为厘清物业责任、优化营商环境写下了生动注脚,赢得双方赞誉。
顶楼“水患”难解业主物业对簿公堂
原告居住在某老旧小区顶楼,多年来,漏水问题如同一颗“定时炸弹”,每逢雨季便频频“引爆”。屋内墙壁受潮斑驳,家具损毁,日常生活备受困扰。
情急之下,原告向物业公司提出全面维修并减免物业费的要求。物业接报后虽迅速组织局部维修,但因房屋结构复杂、年代久远,漏水问题始终未能根除。反复维修无果后,业主一纸诉状将物业告上法庭,一场围绕物业责任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法治“探照灯”下责任边界渐清晰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张慧迅速展开细致调查。发现漏水部位分布于楼顶、外墙、前后阳台等处。原告主张的维修范围包括漏水治理及室内修复。而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屋顶、外墙属共有部分,前后阳台及屋内则属业主专有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妥善维修、养护业主共有部分。
同时,案涉的《物业服务合同》也明确约定了物业对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管理义务。但由于该小区建成已久,经现场勘验,漏水非人为导致,且已超过质保期。物业公司已对共有部分的屋顶进行局部维修,而斜坡屋顶、外墙等维修属大中修范畴,则超出物业服务范围。
法官释法促理解被告致谢送锦旗
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法官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后,她耐心向原告释明法律规定与责任划分的逻辑。经过细致讲解,原告逐渐理解了物业的责任边界,也认识到自身在专有部分维修中应承担的主体责任。尽管诉讼请求未获支持,但原告表示:“法官讲得清楚,我也听得明白,这个结果我接受。”公正的判决和释法说理解开了困扰原告多年心结。
而被告物业公司为感谢法院公正裁判、明晰权责,特地送来一面锦旗,上面“秉公断案解民忧,一心为民好法官”的金色大字,不仅是对法官个人的赞誉,更是对司法定分止争作用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