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论节目著名主持人郭正亮说:我认识这么多的国民党人,就没有看到有谁主张两岸统一,连战、吴伯雄、朱立伦、马英九、王金平、郑丽文、宋出鱼等等没有一个想统一的。只想两岸永远和平,两岸一家亲,只挣大陆的钱! 这句话乍一看挺直接,其实倒是真实地揭示了台湾主流政治圈的一种长期存在的心态,也就是“维持现状”。 国民党在面对两岸议题时,口头强调“九二共识”、强调两岸和平交流,避免战争和对抗,但几乎不会将统一的时间表或具体步骤公开列出来。 即便是马英九这样的前台湾地区领导人,他在任期间主打的是“和平繁荣”,鼓励两岸经贸与人员往来,推动制度化谈判,比如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但他在公开场合从未明确提出要在自己执政期间完成统一。 这套策略的背景,就是台湾社会民意的变化。 从权威民调机构的数据来看,近年来台湾民众长期倾向维持现状,大部分人不愿在短期内改变两岸的关系形态。 支持立即统一的人比例非常小,加上选举政治注重争取多数票,任何主流政党都得在民意主流范围内行事。 国民党虽然和民进党相比,更倾向于与大陆保持良性互动,但他们也非常清楚,如果在政策上明言统一目标,一旦引发岛内舆论反弹,会直接影响选票和执政机会。 这种现实压力,让他们在政治表述上更加谨慎,最终形成了郭正亮所总结出的“和平、不对抗、两岸亲善”的主调。 自从两岸开启交流以来,经济合作成为最大的黏合剂。 尤其是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工业制成品、服务行业的开放,给台湾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很多国民党政治人物深知,稳定的两岸关系意味着更畅通的市场、更安全的投资环境,这种利益关系对台湾的中小企业和广大民生非常重要。 以连战、吴伯雄二人为例,他们在卸任后多次率团访问大陆,参加各种论坛,这些活动的官方定位就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到了朱立伦、王金平时代,思路并没有根本变化,仍然是用交流带动经济,用经济缓和政治氛围。 这也就是郭正亮所说的“只想挣大陆的钱”,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客观存在的利益驱动。 维护和平,反对冲突,并利用大陆庞大市场为台湾经济谋利,这在他们眼里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维持选民支持的手段。 宋楚瑜虽然在近年参选影响力减弱,但他当年推动的“和平繁荣路线”和“务实交流”与国民党主流立场高度一致。 郑丽文在媒体和立法院的发言里,也更强调大陆是机会市场,而不是要立即实现政治统一。 站在他们的立场,相比于触碰敏感的政治争议,更务实的是抓住现有的经济合作红利。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复杂化,美方在台海议题上不断释放牵引信号,民进党当局紧跟这种外部策略,强化“防范大陆”的政策,岛内的民意结构没有发生有利于统一的根本变化,这让国民党的政治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 要保持自身与大陆的联系,又要避免在岛内被攻击成“卖台”,他们能选择的路线就是强调交流、强调和平,而避开政治终局的表述。 郭正亮的评论用非常简洁的方式揭开了层层包装后的事实,过去很多人把两岸政治理解成蓝色阵营就是“统派”,绿色阵营就是“独派”,但蓝营的主张里,和平和经济利益占据绝对优先级,统一反而被放在一个未来可能发生,但无法在选举周期内推进的次要层面。 可以预见,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除了取决于大陆的战略节奏,台湾内部的政治氛围也是不可忽视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