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百亿级订单,飞了。 土耳其拿着自家的TF-X战机原型机跑到印尼,摆出一套条件,比巴基斯坦的更能让人心动不仅卖战机,还把生产技术一并打包过去,让印尼能自己造。 这招正好击中印尼的期待,他们一直希望提升本国军工能力,结果这事就让巴基斯坦的努力完全被否掉。 问题是,土耳其之前并没有这种级别的战机技术,它的空军多年来一直依赖美制F-16,连升级都要看美国脸色。 几年前因为买了俄罗斯防空系统,美国立刻翻脸,不仅断了F-35的买卖,还停掉了F-16的技术支援,让土耳其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而它获得新技术的契机,正是来自巴基斯坦。 为了拓展市场,巴基斯坦向这个多年关系不错的伙伴敞开了大门。本想着两国合作,把枭龙战机一块卖到更多地方去,于是巴基斯坦不只是让土耳其试飞,还大方地分享了核心技术。 雷达怎么调、武器系统怎么适配、生产线如何搭建几乎毫无保留地传授。这份信任背后,是巴基斯坦觉得两国情谊深厚,可以一起赚钱,谁也没想到,这会成为被反咬的突破口。 枭龙之所以被巴基斯坦看得这么重,是因为它是真正的杀手锏。实战演习中,它在与美制重型机直接对抗时都能占上风。 探测距离大、武器射程远,还便宜到让别国不能忽视花不到一半的钱就能买到接近顶级的性能。这样的优势,使它在国际市场很有竞争力,也难怪印尼当初一眼就看中了它。 然而,当土耳其吃透了这些技术,就开始把它们移植到自己的项目上,再用更诱人的条件打动印尼。 甚至用军演的结果来证明巴基斯坦的技术很强,但强调自己的新机型更先进,话里话外都把巴基斯坦推进了下风。最后,印尼毫不犹豫地撕了之前的协议,把订单交给了土耳其。 这场变故让巴基斯坦失去的不只是订单,那是进入东南亚市场的敲门砖。如果印尼的采购能落定,很可能带动更多周边国家跟进,就像不久前阿塞拜疆的大单那样。 但如今不仅机会断了,还把自己亲手教出来的竞争对手推上了前台。更糟的是,这个对手正满世界和它争生意。 摆在眼前的现实,刻骨铭心:在国际军火市场上,朋友未必能信到最后,核心技术才是自己的命门。 巴基斯坦把技术当成交情的交换品,却忽视了这是最容易被反用的武器。一旦失了防备,养出来的不是合作伙伴,而是能直接抢走下一笔生意的人。这次的教训,比丢钱更让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