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好消息!好消息! 沙特今天传来大好消息! 10月10日,中国电建正式宣布:其联合

好消息!好消息! 沙特今天传来大好消息! 10月10日,中国电建正式宣布:其联合体与沙特阿菲夫可再生能源公司签署了两份总计117.19亿元的光伏项目合同,将在利雅得省阿菲夫镇建设2000MW光伏电站,工期26个月。 咱先掰扯掰扯这117亿的合同到底分量有多重。要知道,中国电建在海外新能源领域早就是“老玩家”了,之前在巴西建过1500MW的光伏电站,在巴基斯坦也落地过大型清洁能源项目,但这次2000MW的规模,在中东地区可是近几年少见的大单。 说这数儿大伙儿可能没概念,咱换算下就明白了。2000MW等于200万千瓦,啥意思?差不多能满足20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相当于在沙特的沙漠里凭空造了一座“太阳能发电城”。117亿人民币的合同额,要是换成现金堆起来,能把一个标准篮球场堆得冒尖儿,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买卖,是真金白银的“超级订单”。 但光说规模大还不够,这单生意的“含金量”得从俩方面看。一方面是沙特这地方选得巧,阿菲夫镇在利雅得省,那地方一年到头晒不着几天雨,日照时间比咱国内大部分地区都长,简直是光伏电站的“天然粮仓”。中国电建敢接这活儿,不光是因为技术过硬,更是摸准了当地的“老天爷赏饭”的条件,能让光伏板的发电效率提到最高,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公司都能算明白的账。 可另一方面,咱也得说句实在话,这单生意没那么好做,别光看见钱就觉得是块肥肉。中东的沙漠环境跟巴西的热带雨林、巴基斯坦的山地完全不一样,白天能热到五六十度,沙子吹起来跟刀子似的,普通的光伏设备往那儿一放,用不了多久就得出毛病。26个月的工期看着挺长,可除去沙漠里的高温期、风沙季,实际能干活的时间其实挺紧张,要是设备运输、施工进度哪一环掉了链子,耽误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还有个事儿容易被忽略,沙特以前是靠石油吃饭的,这些年为啥突然热衷于建光伏电站?说白了,人家也想“转型”,不想一辈子绑在石油上。但当地的新能源产业链还不完善,从光伏板的安装到后期的维护,大概率都得靠中国团队手把手教。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建不光要建电站,还得帮着培训当地工人、搭建运维体系,等于既当“施工队”,又当“老师”,活儿比单纯建个电站要杂得多。 有人可能会说,杂点怕啥,只要能赚钱就行。这话没毛病,但咱也得算笔长远账。这次的2000MW项目,相当于中国电建在中东新能源市场插了个“标杆”,建好了,后续沙特甚至其他中东国家的订单可能就跟着来了;可要是出点岔子,影响的就不是这一个项目,而是整个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海外的口碑。所以这单生意,既是“肥肉”,也是“试金石”,考验的不只是技术,还有综合服务能力。 再说说这背后的意义,不只是中国电建一家的事儿。这些年中国新能源产业一直在往海外走,光伏板、风电设备的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但以前大多是卖设备,像这种从设计、施工到运维“一揽子全包”的大型项目,还是需要更多的“标杆案例”。沙特这项目规模大、影响广,建好之后,就能让更多国家看到,中国不光能造好设备,还能建好整个电站,这对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出去”可是大好事。 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中东市场虽然潜力大,但竞争也激烈,欧洲、美国的企业也在盯着这块蛋糕。中国电建能拿到这单,靠的是性价比和技术实力,但后续要想站稳脚跟,还得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能光靠“低价”打天下。而且当地的政策、法律跟国内不一样,万一中间出点政策变动,也会影响项目进度,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不能不考虑。 总的来说,这117亿的合同,是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说明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实力得到了国际认可,也给国内的新能源产业提了气。但高兴归高兴,也得清醒看到背后的挑战,高温、风沙、当地产业链不完善、国际竞争……每一个都不是小问题。能把这些问题都解决好,把电站建得又快又好,那才是真本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沙特工程 沙特建设项目 电建新能源集团 沙特光伏项目 沙特招标 电建孟加拉项目 沙特电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