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东大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这场贸易行动打着“301调查”旗号,实则把全球航运链变成了靶场。中资船只每净吨收费50美元,东大建造的船舶每净吨18美元,连汽车运输船都要每净吨14美元。这三重收费像张网,把所有东大相关航运要素都罩住了。 这哪是收“额外费用”?分明是给全球航运套上“枷锁”!先搞清楚,东大可不是什么小角色——东方海外等关联航运企业,在跨太平洋航线(美国进口商品的核心通道)里占了近45%的份额,美国超市里60%的日用品、30%的家电,都靠这些船从亚洲运过去。现在每净吨收50美元,一艘5万吨级的货轮单次航行就要多交250万美元,这笔钱最后会落到谁头上?还不是美国消费者——沃尔玛的洗衣液、Target的儿童玩具,价格恐怕都得跟着涨。 有美国货主私下吐槽,上个月刚跟东方海外订了四季度的船期,现在突然加费,光这一项成本就比预算多了30%。“要么接受涨价,要么找其他船公司——可其他公司的船早被订满了,哪有得选?”更坑的是汽车运输船,美国每年进口的日系、韩系汽车,有七成靠东大建造的滚装船运输,每净吨14美元的额外收费,一艘能装5000辆汽车的船就要多交70万美元,折算到每辆车身上,至少要多花140美元。这钱,最后还得是买新车的美国人掏腰包。 美国自己的港口也快扛不住了。洛杉矶港去年靠中资船只带来的货物吞吐量占了总吞吐量的38%,现在额外收费一出,东方海外已经开始调整航线——把原本去洛杉矶的船,改去加拿大温哥华或墨西哥曼萨尼约,再通过陆运送进美国。这样一来,洛杉矶港的码头工人最近愁坏了,10月的预约到港船只比9月少了12艘,不少工人已经接到“待岗通知”,连加班费都没了着落。 最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喊着“降低通胀”,一边干着推高物流成本的事。美联储刚把利率降到5%,想着缓解民生压力,结果海关这一手,直接让进口商品成本飙升。彭博社算了笔账,这波额外收费全落实后,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可能会再涨0.3个百分点——相当于普通人每个月要多花80美元在衣食住行上。 更别说全球航运链本就脆弱,2024年红海危机刚让运费涨了一波,现在美国又来添乱。欧盟已经明确表态“不会跟进”,德国物流巨头DHL甚至公开说“这会破坏供应链稳定”。毕竟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化工产品也靠东大相关船舶运输,真跟着收费,自己的企业先扛不住。 美国总想着用“收费”卡住别人的脖子,却忘了自己早跟全球供应链绑在一起。中资航运企业大可以减少对美航线投入,把船调到东南亚、中东市场——那里的需求正旺,反而能打开新空间。倒是美国,要是真没了足够的船运货物,超市货架空了、汽车涨价了、港口工人失业了,这苦果最后还得自己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