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吴红梅通讯员沈海啸程正德
10月9日晚7点,马金溪畔灯火通明,G205国道开化挂榜山段高架桥下体育运动公园热闹如昼。篮球撞击地面的砰砰声、匹克球擦网的簌簌声与喝彩声交织成跃动的乐章,30余名匹克球爱好者在蓝绿相间的专业球场上挥洒汗水。
“手腕发力要巧,就像抽陀螺。”浙江省匹克球初级教练、开化县第二初级中学教师汪晓军半蹲着示范握拍、发球、颠球、对打等动作。90后汪晓军曾是大学网球队队长,自一年前担任匹克球公益教练后,不仅带出3名入选衢州市代表队备战省运会的少年选手,更让这项新兴运动在当地群众中扎了根。
这座占地1.4万平方米的运动公园,去年还是另一番模样。混凝土高架桥下,建筑废料堆积成山,破旧轮胎、碎砖瓦砾间野草疯长,晴天扬灰、雨天积水。面对主城区体育空间紧缺的现状,开化县创新实施“金角银边”工程。去年6月,开化县文广旅体局联合多部门启动“桥下焕新”计划:清运20余吨垃圾、硬化1.5万平方米场地、加装60余盏防眩光照明灯。当年11月,原本的“城市疮疤”蜕变成为11个匹克球场。今年6月,又建成1个多功能运动场、3个三人制篮球场和1个笼式足球场。建成投用后,日均接待运动爱好者超100人次。
52岁的挂榜山居民姚爱红打完一局匹克球后擦拭着满脸汗水,自从球场建好后,她和丈夫从“运动小白”变成了“运动常客”。“专业场地建在家门口,步行15分钟就能到这里打球。”姚爱红笑道,体检报告中多项指标的好转让她真切感受到运动的馈赠。更让他们惊喜的是,这里还有专业教练会随时指导他们握拍角度、击球线路。
开化县文广旅体局副局长葛慧琪表示,挂榜山体育运动公园正是开化盘活“边角余料”,打造“金角银边”的缩影。如今以挂榜山体育运动公园为示范点,开化县已建成桥下运动空间2.3万平方米。今年还在规划建设门球场、乒乓球场等项目,所有场地建设计划于2026年完工。届时将承办衢州市职工匹克球赛、开化县匹克球赛等群众性赛事。
从杂乱桥底到运动热土,从冷门项目到全民响应,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回答了群众“去哪儿健身”的疑问,把“关键小事”办成提升幸福感的“头等要事”。
新闻延伸
近年来,衢州市通过科学布局体育场地项目,悄然改变着市民群众的健身方式。曾经被遗忘的高架桥下、空置在居民楼间、村社周边等城乡“边角料”区域,如今被精心打造为一个个专业的篮球场、足球场、匹克球场和羽毛球场。这些“抠”出来的运动空间,让全民健身设施以更亲民的方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圈。
截至目前,衢州已新(改)建成群众身边的基层体育场地设施近600余处,真正实现了让运动场所举步可达,让运动活力在每一个角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