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蝶变之路——看鸿联悦客超市如何从通城走向跨省经营

本报记者刘玉关祝丹娜通讯员姜宗维

9月29日,咸宁通城县鸿联悦客银山店超市内人头攒动。热乎的汤品在餐区氤氲出香气,挑动味蕾的菜品刚摆上柜台就被围住,货架上的零售商品琳琅满目……一股融合美食与消费的热潮,正从这家本土商超里向外涌动。

6年前,跨界转行的罗蔚在通城创办鸿联悦客。如今,这家本土商超已在全县布局5家门店,还将版图拓展至邻县崇阳、湖南浏阳。今年5月,鸿联悦客更是完成“超市餐饮一体化”升级,在实体零售竞争激烈的当下,走出了一条逆势扩张之路。

品质为基:从生产源头到货架的“严选之路”

“食品安全是商超的生命线,少一步检查都不行。”鸿联悦客董事长罗蔚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鸿联悦客的货架上,每款食品都清晰标注着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初步建立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清晰掌握商品来源。

为守住品质底线,鸿联悦客从源头把控采购环节。供应商必须提供索证索票和食品检测报告,超市管理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甚至主动邀请消费者成为“监督员”,全力保障每一件商品的安全。不仅如此,罗蔚还坚持“产地直采”模式,发现优质产品后,会带队深入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平均每周要走访2—3个基地,只为选出最优品质的商品。

今年夏天,首车6万斤宁夏西瓜从产地出发,一天便直达通城门店。为降低成本,罗蔚组织员工一起卸货,最终西瓜以1.28元/斤的实惠价格上架,比其他超市至少低0.4元/斤。更贴心的是,每个西瓜都附有专属二维码,顾客扫码就能了解产地信息,真正实现“品质看得见、价格够实在”。

在助力本土农产品经销上,鸿联悦客同样积极作为。此前通城县推进联农带农工作时,超市主动聚集每个乡镇的特色农副产品,在三合店设置2个农副产品销售专区,还为当地18家大中型酒店搭建起畅通的采购渠道——既方便外地游客带走“通城味道”,也帮脱贫户拓宽了销售路径。

服务为魂:无理由退换背后的“双向信任”

“在鸿联悦客买东西,只要不影响二次销售,哪怕拆了包装,7天内都能无理由退换。”提起这项服务,罗蔚语气坚定。从商超开业至今,每家门店都配有一本“7天无理由退换记录簿”,上面记载着各式各样的退换需求:既有“整单不想要”的大额消费,也有“西瓜切开不喜欢”“拖鞋穿小了”的小额诉求,只要符合条件,超市从不推诿。

随着时间推移,记录簿上的字迹从密密麻麻变得稀稀疏疏。“这不是服务缩水了,而是顾客信任多了。”罗蔚感慨道。鸿联悦客的名字里藏着初心——“鸿联”意为联合社会资源,“悦客”则是让顾客高高兴兴消费、满载而归。如今,这份初心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口碑,不少头回客成了“回头客”,还会主动向亲友推荐。

细致的服务不止于退换货。超市餐饮一体化升级后,餐区工作人员会主动询问顾客口味偏好,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打包;货架旁的导购员熟悉每款商品的特点,能精准帮顾客找到需求;遇到顾客忘记带购物袋,工作人员也会免费提供环保袋……这些细节,让鸿联悦客在通城商超行业中脱颖而出,还带动了当地零售业的焕新升级。

员工为亲:无微不至互帮互助的“家人文化”

在鸿联悦客,员工和顾客都习惯叫罗蔚“老罗”。一声声亲切的称呼背后,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家人般”的联结。目前超市拥有300多名员工,年均工资支出达1100万元,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工作时间足够灵活——员工上班分为早晚班,基本上每天有半天时间在家里,既能兼顾工作,也不耽误照顾老人、接送孩子。

每年3月8日,鸿联悦客会给每位女性员工发放福利,罗蔚还会组织大家聚餐欢庆,现场颁发奖品和奖金;员工家里有红白喜事,他总会带头帮忙;遇到员工有困难,一句“员工有困难,老罗来帮忙”从不落空。-

今年6月,一名员工因要回家帮年迈父母栽禾请假。罗蔚得知后,立刻组织其他员工赶往田间。出发前,他还特意带上慰问品登门拜访员工家人;到了田里,大家分工明确,拔秧、捆秧、栽禾,动作麻利,不到半天就帮着种完了整片水田。“你善待员工,员工才会安心工作,大家才能一起进步。”这是罗蔚常说的话,也是鸿联悦客“家人文化”的核心。

正是这份温暖,不仅让鸿联悦客的员工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让员工自愿用更饱满状态尽心尽力服务客户,形成良性循环。“在这里上班,老板对我们好,我们也毫无保留地积极热情做事,就像给自己家做事一样。”一名老员工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