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钟黛记者操子怡)作为长三角热点城市之一,江苏省苏州市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自10月9日起,《苏州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后文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多措并举促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截至2024年底,苏州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9万套(间),2025年度拟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1.1万余套(间)。
《实施办法》提出,支持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利用闲置、低效利用的各类非居住存量房屋改造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后文简称“非居改住”),受到业内关注。
上海领昱公寓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实施办法》提出利用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助于促进“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解决更多新市民、青年人才的住房问题,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和人才跨城交流。
龙湖集团旗下龙智资管沪苏区域冠寓总监陈佳虹对上海证券报记者称,当下一些非居住业态项目出租率承压,而苏州产业发展好,具备人才吸引力,租赁需求旺盛,“非居改住”有助于提高项目出租率。不少非居住业态项目具备区位优势,轨交通勤便利,商业配套成熟。“非居改住”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标准执行,可降低租户的生活成本。
苏州工业园区恒泰租赁住房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利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一些商业办公等类型的存量物业,虽然利用效率较低,但位置优越,体量也非常适合改造成保障性租赁住房。“非居改住”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一般一年内就能投入运营,改造周期短且改造成本较低,而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周期则需要三年左右。
此外,《实施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亦引发关注。戴利明称,保障性租赁住房持有经营的回报周期约为20年至30年,而通过公募REITs退出能够快速收回投入成本,缩短投资回报周期。企业收回资金后,可继续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域的改造、新建和收并购,让现金流滚动起来,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规模。
他称,《实施办法》明确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并提出及时归集租金价格等信息,有助于规范市场,避免租金贷、高收低租等现象。
戴利明表示,苏州恒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租赁住房板块已拥有20个项目、170万平方米、1.6万套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并已发行了江苏省首单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未来,公司希望把握保障性租赁住房新政带来的发展机遇,不断拓展更多优质项目,同时磨练团队,沉淀标准化运营体系,实现从大到强、从多到优发展。
此外,不少市场化的住房租赁企业亦希望把握新政红利,输出轻资产模式。上海领昱公寓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与苏州新建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苏州元瓴住房租赁有限公司,希望将公司在上海沉淀的成熟经验转化为适配苏锡常区域的定制化方案,复制“资产孵化-证券化退出”的成功路径,助力长三角租赁市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陈佳虹称,龙湖集团旗下龙湖冠寓将为资产所有方提供全流程的咨询与运营服务。前期阶段,龙湖冠寓将利用大数据、客户画像描摹等工具,为住房租赁项目的定位与产品研发设计提供建议。第二阶段,通过建设管理能力与独有的供应链网络,缩短工期压降成本。第三阶段,通过数智化工具与运营经验、自有拓客渠道等,助力租赁项目实现出租率快速爬坡及长期稳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