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都碎了!”害羞背后的沉默:孩子的“懂事”里藏着多少委屈!广东,一小女孩到小姨家吃饭,害羞到不敢说话,她的表情却让网友们难受很久…10月7日,一小姑娘到小姨家中吃饭,一碗米饭,碗中好像是两大块肥肉。这时听到一女子(应该是小姨)开口问她:你怎么吃个这么大的肥肉,腻不腻呀?小女孩双手捧着碗,抬头,微微一笑,是那种特别害羞的笑,但又像是很自卑的那种感觉,看到这里,心理突然咯噔一下,特别难受。 视频里的小女孩看着不过五六岁,扎着两个松松垮垮的小辫子,碎花上衣的袖口还磨出了点毛边。她捧着比自己脸还大一圈的白瓷碗,手指紧紧扣着碗沿,指节都泛了白。那两块肥肉躺在米饭上,油花花地浸着米粒,一看就知道是家里人觉得“有营养”才特意夹给她的。面对小姨的问话,她没敢出声,只是把下巴往碗沿又埋了埋,嘴角轻轻往上挑了挑,眼睛却飞快地瞟了一眼桌上的其他人,又赶紧落回自己的碗里。 后来有知情人在评论区说,这孩子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平时跟着爷爷奶奶过,很少去小姨家串门。那天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爷爷奶奶特意让她去小姨家“改善伙食”,临出门前还反复叮嘱“到了那儿要听话,别挑三拣四”。大概就是这份“要听话”的叮嘱,让她哪怕对着不爱吃的肥肉,也只能硬着头皮捧着,连说一句“不想吃”的勇气都没有。 想起前阵子在小区里碰到的一个小男孩,他妈妈带他去邻居家玩,邻居给了他一块巧克力。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却不敢伸手,只是回头看妈妈。妈妈笑着说“拿着吧,谢谢阿姨”,他才小心翼翼地接过来,攥在手里半天没敢拆。后来他妈妈跟我们聊天,说这孩子在家从不主动要东西,哪怕是想要个玩具,也只会在玩具店门口来回走,从不张嘴提。“怕给我们添麻烦”,妈妈说这话时,语气里满是心疼。 这些孩子的“害羞”,说到底其实是一种小心翼翼的讨好。他们太小,还不懂得怎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能靠着察言观色来判断“怎么做才是对的”,靠着压抑自己的喜好来换得一句“这孩子真懂事”。可大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懂事”,却没留意到那声没说出口的“我不想”,没读懂他们笑容里藏着的局促和不安。 我们总说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可这份爱不该是让他们学会“委屈自己”。如果小姨能多问一句“是不是不爱吃呀,换块瘦肉好不好”,如果家长们能告诉孩子“不用总想着听话,你可以说自己的想法”,或许这些孩子就不用把真实的情绪藏在害羞的笑容背后。 孩子的世界本来该直白又大胆,喜欢就笑,不喜欢就说。当一个孩子连表达“不爱吃”都要小心翼翼时,这份“懂事”实在太沉重了。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