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听曹德旺的这段话真是令人深思!他说:“经常往来美国,发现美国的明星不带货,因为明星属于高收入人群,不去抢底层人群的饭碗,让底层人也能有口饭吃;而中国就不一样了,大小明星、经济学家、企业家,全都带货,把影响力发挥到极致,简直是荒唐!” 打开手机刷直播间,能带货的早不只是娱乐圈的人了,以前在电视上演正剧的老演员,现在拿着袋零食就喊 “3、2、1 上链接”。 本该坐在办公室研究经济数据的学者,对着镜头就开始讲保健品有多好,就连手里握着好几十亿资产的老板,也放下工厂里的事,挤到直播镜头前。 这种不管是谁都来带货的热潮,现在看真是挺特别的。 不管是明星、学者还是老板,其实想法都差不多,说到底就是 “用自己的名气赚钱”,明星靠粉丝多,一场直播卖货就能有十几个亿的成交额,光提成就有几百万。 学者凭着 “专业” 的名头,推荐的理财课、理财产品,大家更容易信,老板们则借着自己的名声给自家产品站台,省了一大笔打广告的钱。 他们跟那些从底层一点点攒流量的小主播不一样,平台还会主动给他们推流量,天生就比别人有优势。 再说说美国那边的情况,确实跟不一样,当地的明星也爱在社交平台上活跃,分享日常、宣传新电影电视剧从没断过,论粉丝数量和影响力,跟国内的明星比一点不差。 但他们几乎不碰带货这事儿,就算跟品牌合作,也大多是拍个广告代言一下,不会直接拿着商品卖。 这背后原因挺多的,美国网购没咱们这儿普及,流量也散,很难像国内这样搞出大规模的带货场面。 更重要的是,那边好像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收入高的人别去占底层人的生存空间,而且美国对商品质量管得特别严,听说一件婴儿衣服要是查出有断针,商家可能要赔几百万美元,明星也犯不着冒这风险。 所以曹德旺说的“抢饭碗”,是最值得琢磨的,刚开始短视频火起来的时候,不少普通人靠带货改变了生活,这本来是件好事。 可自从明星、老板们也来做带货,情况就变了,街头卖菜的小贩,怎么拼得过明星直播间里打着 “助农” 旗号的专场? 社区里的小杂货店,卖的日用品也比不过直播间里“9 块 9 包邮”的秒杀,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在生产、供货这些环节没帮上多少忙,却凭着手里的流量,拿走了大部分利润。 有小商户算过,现在不花钱买流量,直播间根本没人看,可花了钱买流量,真正能成交的也没几个。 更让人觉得无奈的是,带货这行的风气也变了,一开始明星带货还会挑挑产品质量,后来慢慢就出现了乱吹、造假的情况。 明星带货说能“去掉 50.76% 的法令纹”,被人质疑是骗人,网红卖低价床垫,还引发了经销商的抗议,这些事儿都让大家越来越不相信带货了。 而那些真正靠小生意养家的人,既没流量帮衬,也没办法像大主播那样搞低价,只能慢慢被挤出这个圈子。 曹德旺的话之所以让人忍不住琢磨,不是说带货本身不好,而是他点出了一个问题,资源没分到该分的地方。 带货本来可以帮农民卖东西、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可当这些有资源、有名气的人把它当成赚快钱的路子,味儿就变了。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玻璃大王”曹德旺:美国明星不带货,因为明星属于高收入人群...》中国网教育202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