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担心失去中国市场,必和必拓妥协了!澳大利亚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10 月 10

担心失去中国市场,必和必拓妥协了!澳大利亚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10 月 10 日,多家财经媒体传来消息。必和必拓终于松口,向人民币敞开了怀抱。 从 2025 年第四季度开始,这家澳大利亚矿业巨头会在中国港口的铁矿石现货交易里,正式接受人民币结算。 这事儿听着是个交易方式的变化,实际上是必和必拓没辙了 —— 再不妥协,中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可能就保不住了。 要理解必和必拓为啥这么急,得先看看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有多 “能打”。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2024 年全年粗钢产量干到了 10.1 亿吨,直接占了全球总量的 54%。 这么多钢铁,靠国内的铁矿石根本不够用,每年得从国外进口十多亿吨。 2024 年的进口数据是 11.5 亿吨,这其中,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这三家澳洲和巴西的矿企,包揽了近 80% 的份额。 而必和必拓单家,2024 年就给中国供了 2.8 亿吨铁矿石,占中国进口量的 25%。 换句话说,中国钢铁厂的炉子转不转,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些矿企给不给货;但反过来,这些矿企的营收能不能稳住,更要看中国买不买。 必和必拓自己的账本最清楚这种依赖。之前有机构算过,要是真失去中国市场,必和必拓至少得花 5 年时间,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能补上这个缺口的买家。 可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欧洲、美国的钢铁需求都在往下掉,哪有那么容易找下家? 所以对必和必拓来说,中国市场不是 “重要选项”,是 “没它不行的唯一选项”。 但之前必和必拓还挺 “端着”。毕竟过去几十年,大宗商品交易都是用美元结算,必和必拓习惯了这套模式,也觉得用美元显得 “正统”。 可这两年情况变了,竞争对手先动了,直接把必和必拓逼到了墙角。 2023 年,巴西的淡水河谷就先试水,在青岛港的部分铁矿石现货交易里用了人民币结算。 2024 年,澳洲另一家矿企力拓也跟进了,还跟中国的宝武集团签了长期协议,明确说以后每年有 1000 万吨铁矿石用人民币支付。 这两家一动作,中国的钢铁厂立马就有了选择。宝武、鞍钢这些大买家,现在更愿意跟接受人民币结算的矿企合作。 为啥?因为用美元结算,得先把人民币换成美元,中间有汇率波动的风险。 比如 2024 年美元对人民币波动了近 8%,一家钢铁厂要是一年进口 100 亿美元的铁矿石,光汇率波动可能就多花 5 亿人民币。 换成人民币结算,这笔风险就没了,成本也更稳定。 必和必拓看着对手抢走订单,能不急吗?再等下去,自己手里的老客户就得被力拓和淡水河谷挖走了。 而且必和必拓的妥协,也藏着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经济压力。 澳大利亚是个资源出口型国家,铁矿石就是它的 “经济命脉”,2024 年铁矿石出口占澳洲出口总额的近 30%。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每赚 10 块出口钱,有 2.1 块是中国买铁矿石给的。 所以这次必和必拓接受人民币结算,不光是企业自己的决定,也有澳大利亚政府背后的默许 —— 再不低头,国内的经济就扛不住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全球都在搞 “去美元化”,大宗商品用本币结算成了趋势。 比如石油,中国跟沙特、俄罗斯早就开始用人民币或卢布结算了;天然气方面,中国跟中亚国家的交易也有不少用人民币。 铁矿石作为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大宗商品,自然也得跟上这个趋势。 必和必拓要是还抱着美元不放,不光是跟中国市场过不去,也是跟全球趋势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