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干了一件真正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已经载入历史了 ,中国开始“按元素周期表对美国实施战略资源制裁”。 当中国商务部今年的第62号公告摆上台面时,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限制出口,更是通过一套滴水不漏的法律设计,把稀土这种工业“维生素”变成了一把能直抵对手命脉的战略手术刀。 这套管制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管的根本不只是几项技术,而是整个稀土产业链的“知识体系”,从开采分离到金属冶炼,再到磁材制造,甚至连二次回收技术都囊括在内,更绝的是,技术本身无形,但承载它的图纸、参数、数据,甚至提供装配调试的技术服务,统统在列,所谓“出口”也不再是货船离港那么简单,在境内搞个投资、做个咨询,只要涉及技术转移都算。 责任链更是被无限拉长,不光是出口商,就连提供货运、金融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也别想置身事外,这就像给整个链条上的所有参与者都上了个紧箍咒,谁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但它又不是一柄见谁砸谁的大锤,规则里留了口子,正常商业需求会保障,公共领域的技术和基础科研也不受影响,这种灵活性,恰恰把裁量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能做到想对谁精准发力,就对谁精准发力。 这种力量之所以致命,是因为它精确地打在了美国军工的“阿喀琉斯之踵”上,那些尖端武器,看着威风八面,可命门就捏在这些不起眼的稀土元素手里,就说F-35战机,每架身上就流淌着约417公斤的“稀土血液”,没了钇,发动机叶片根本扛不住1600摄氏度的高温,缺了钐钴磁体,雷达就成了摆设。 潜入深海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个稀土消耗大户,每艘足足要用掉4600公斤,其中钕铁硼永磁电机是核心,它能让潜艇的噪音从105分贝骤降到95分贝,这在水下就是生与死的差别,精确制导武器也一样,导弹能不能指哪打哪,全看伺服电机里的稀土永磁体,一旦供应中断,所谓的“外科手术式打击”就可能变成一堆乱飞的铁疙瘩,兰德公司的预测更吓人,供应链断上90天,78%的国防承包商就得停产。 由于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大量消耗库存,美国的武器库本就紧张,更要命的是,像镝、铽这类关键重稀土,战略储备只剩下可怜的42天用量,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军工巨头的生产成本,已经实实在在地涨了20%。 美国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正拼了命地想打造一条自己的供应链,从2020年起,五角大楼已经砸下超过4.39亿美元,重启了加州的芒廷帕斯矿,还拉上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在德州建厂,但这场自救行动,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最根本的问题是资源错配,芒廷帕斯矿产出的大多是轻稀土,可军方急缺的偏偏是美国本土没有经济开采价值的重稀土。 更深的壁垒在于技术,中国数十年积累下来的复杂冶炼分离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这不是砸钱就能在短期内追上的,更何况新规里那条“境外使用中国技术设备生产的产品再出口也需许可”的条款,等于在全球产业链上加了一把“中国锁”。 美国分析机构悲观地预测,想实现稀土独立,至少需要十年,可未来像F-47这样的第六代战机,对重稀土的需求量预计是F-35的两倍,这场追赶赛的终点线,只会越来越远。 所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源供应战了,它标志着一种更成熟的博弈方式: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规则,直接影响对手的军事现代化进程,这张“稀土牌”,打法已经全面升级。 以上信息来源于光明网 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猜你喜欢
中国商务部出台法案禁止稀土相关加工提炼技术转让卡住一众欲与美合作的有矿企业据
2025-10-09
静雅莺啼唤柳绵
美国一惯自己惯了,想打谁就打谁,想制裁谁就制裁谁。在被中国商务部一连串的痛打后,
2025-10-10
不是黑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