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普京豁出去了,俄罗斯卖给印度的石油,折扣直接翻倍!莫迪估计已经笑嘻了   说白了

普京豁出去了,俄罗斯卖给印度的石油,折扣直接翻倍!莫迪估计已经笑嘻了   说白了,俄罗斯大幅提高对印度石油出口折扣,本质上是在美印贸易谈判的压力下,用短期利润让渡换取长期市场锁定的战略选择。   这种看似简单的价格调整背后,藏着俄罗斯能源出口东移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印度这个"亚洲石油增量引擎"的志在必得。   先看一组关键数据:2025年7月,印度日均进口俄罗斯原油已达创纪录的207万桶,同比增长12%,这一数字占印度原油进口总量的44%。   而就在不久前,俄油刚与印度信实工业签署了两国史上最大原油供应协议——从2025年1月起的10年内,俄油每月将向信实工业交付8万至10万吨原油及30万吨燃料油,年交易额约130亿美元,这部分供应量占到俄油海运石油出口量的一半。   换句话说,印度现在已经是俄罗斯原油最大进口国,失去这个市场,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将是重创。   俄罗斯的紧迫感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欧洲市场的持续萎缩,受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对欧洲原油出口占比已从60%暴跌至15%,不得不加速"战略东转",目前对东方出口占比已升至85%。   印度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其位于古吉拉特邦的贾姆纳加尔炼油基地产能达124万桶/日,炼化产品远销全球,这种"大买家+大炼厂"的组合,正是俄罗斯亟需的稳定出口终端。   另一方面,美印贸易谈判的能源条款直接施压,2025年2月特朗普与莫迪会面时明确要求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能源供应国,印度虽未承诺停止购买俄油,但也表态将增加美国能源进口。   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必须用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巩固合作,防止印度在美俄之间摇摆。   折扣翻倍的策略看似让渡了利润,实则是精准的市场博弈。7-8月每桶1美元的折扣已让印度尝到甜头,而11月提至2-2.5美元后,以乌拉尔原油每桶60美元的市价计算,印度进口成本实际降至57.5-58美元,这比中东原油均价低出3-4美元。   对印度炼油商而言,每桶节省的成本都能转化为炼化利润,信实工业今年1-10月日均进口俄油40.5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4.3%,就说明价格杠杆的直接效果。   更重要的是,俄印已建立卢布-卢比结算体系,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负责处理70%的对印出口贸易,这种货币绕开美元的结算模式,既降低了制裁风险,也让印度在支付环节获得额外便利。   深层来看,这不仅是能源贸易,更是地缘经济的绑定。俄罗斯早在2017年就斥资129亿美元收购印度埃萨尔石油公司,进入印度燃料零售市场,如今通过长期供应协议,进一步将印度炼化产业与俄罗斯原油供应深度绑定。   而印度也需要通过多元化进口降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尤其是在中东地缘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俄罗斯原油的稳定供应成为重要保障。   两国贸易额已从2022财年的132亿美元飙升至2023财年的660亿美元,计划到2030年达到1000亿美元,能源合作正是这个目标的核心支柱。   当然,俄罗斯也留有后手。新协议约定每年审议价格和数量,到期后可延长10年,这种灵活条款既给了印度调整空间,也让俄罗斯能根据国际油价波动动态调整策略。   毕竟对俄罗斯而言,只要维持住出口规模,就能保证财政收入——2023年俄原油出口月均收入达147.1亿美元,甚至高于冲突前水平。   现在用2-2.5美元的折扣锁定印度这个"压舱石"买家,比冒着失去市场的风险固守短期利润要划算得多。   所以本质上,这次折扣调整是俄罗斯在西方制裁压力下的务实选择:用可控的利润让渡,换得市场份额的稳固和地缘合作的深化。   既应对了美印贸易谈判的潜在冲击,又巩固了能源出口东移的战略成果,这种"以价换量"的背后,是对全球能源格局重塑期的精准判断。   对印度而言,低价原油和结算便利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而对俄罗斯来说,这不仅是一笔生意,更是在重构国际能源贸易版图中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