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20条冷知识,你都知道哪些? “史书凌轩阁”就来聊聊《西游记》里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这本书大家太熟了,熟到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但翻翻原著,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设定,和咱们从电视剧里看到的还真不太一样。 1、沙僧脖子上的项链是什么?那可不是普通的佛珠,那是用九个取经人的头骨穿成的。流沙河的鹅毛都浮不起来,唯独这九个骷髅不沉。这为后来用这九个骷髅做法船渡过流沙河埋下了伏笔。 2、孙悟空的身高。在大家想象中,齐天大圣应该威武高大。但原著里,孙悟空的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三左右。没错,就是个矮个子。这反而更显出他的神奇,浓缩的都是精华,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搅动天地的巨大能量。 3、观音菩萨送给猴子的三根毫毛,电视剧里常演是救命毫毛。但原著里,这三根毫毛是藏在孙悟空脑后的,是观音菩萨用杨柳叶变的。孙悟空在整个取经路上只用过一次,是在狮驼岭被阴阳二气瓶困住时,变作金刚钻钻洞逃生。 4、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名气没有金箍棒大,但来头可不小。这钉耙可不是普通的农具,它是太上老君亲手锻造的神兵,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炼制而成,正式名称是“上宝沁金耙”。它是礼器,是权力的象征,后来才成了兵器。所以八戒的装备其实是顶级配置。 5、唐僧这个师父,常常被认为胆小软弱。但他的前世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这可是有深厚背景的。而且很凶残,如来才让他下凡历练十世。正是因为这点,他才有了长生功效,引来了九九八十一难。 6、说到唐僧肉,这里有个有趣的矛盾点。妖怪们抓唐僧,都说吃他一块肉可以长生不老。但整个西行路上,没有一个妖怪真正成功吃过。这个传言是谁放出来的?为什么能精准地传递到几乎所有妖怪耳朵里? 7、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听起来很厉害,但其实是一种病根。这是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被烟给熏出来的眼病。它的主要能力是能识别妖怪的变化,但也有个巨大弱点,怕烟。所以后来遇到能放烟吐火的妖怪,悟空就容易吃亏。 8、龙在中国的地位很高,但在《西游记》的神仙体系里,龙族的地位其实不高。龙王甚至要按时给人间的皇帝行雨,泾河龙王只是因为稍微改了点下雨的时辰和点数,就被魏征在梦里斩了。小白龙作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变成马驮着唐僧走完全程,也是一种历练和赎罪。 9、天蓬元帅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大家都清楚。但惩罚的细节很残酷,他是被锤了两千锤后被打下凡间的,结果一不小心投错了猪胎,才成了那般模样。这可比简单的贬下凡间要严重得多。 10、沙僧在流沙河受罚,每七天要承受一次飞剑穿胸肋百余下的痛苦。这个惩罚的残酷程度,常常被忽略。他沉默寡言、循规蹈矩的性格,或许就和这漫长的酷刑折磨有关。 11、金角银角是观音菩萨借了三次,老君才让他们下界托化为妖魔,两人的母亲就是九尾狐压龙大仙。 12、花果山的猴子跟着猴哥也是没少吃苦,大闹天宫后,二郎神烧杀了一多半的猴子,剩下的因为花果山被烧毁,五百年间跑了一半去求生,再剩下的又有一半被打猎的抢了一半。 13、狮驼岭是取经路上最恐怖的地方之一。如来的舅舅大鹏鸟在那里创立了一个妖国,小妖们都有编制,秩序井然。最吓人的是,孙悟空进城后看到尸骨堆积如山,整个城市宛如人间地狱。这种直白的恐怖描写,在书中是极少见的。 14、孙悟空其实是有弱点的,他水性不好。水里打架不是他的强项。所以每次遇到水里的妖怪,通常都是八戒和沙僧下水把妖怪引出来,孙悟空再在岸上解决。 15、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这个数字有讲究。古人认为,人一昼夜的呼吸次数,就是一万三千五百次。这暗示金箍棒仿佛是与人的气息相合,能随心变化的“生命之棒”。 16、菩提祖师的身份一直是个谜。他精通儒释道三家法门,教会孙悟空本领后,就严令他不准说出师承,然后自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史书凌轩阁觉得,他大概是太上老君的一个分身。 17、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也是个宝贝。它和太上老君扇炉子的那把扇子,到底是不是同一把?还是说天地间孕育了两把芭蕉扇,一阴一阳?这个设定也很有意思。 18、很多人以为唐僧一路都骑着小白马。其实在过凌云渡的时候,他先是坐了一条无底船,然后看到一具尸体顺流而下,那就是他的凡胎。过了河,他才真正脱胎换骨。 19、取经团队到了西天,阿傩、迦叶向他们索要“人事”(好处费),因为没给,第一次只拿到了无字经书。 20、清风明月为了稳住唐僧师徒,假意安排饭菜招待他们,但很是敷衍,就是弄了七八碟子的咸菜,也就是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是唐僧师徒吃的最差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