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是陈宝仓烈士在台湾就义前留下的珍贵照片,他是抗日名将,“吴石将军案”中没有提到

这是陈宝仓烈士在台湾就义前留下的珍贵照片,他是抗日名将,“吴石将军案”中没有提到他的名字,就连蔡孝乾交代的中共地下党名单上也没有他,那么他的身份是怎么暴露的呢? 陈宝仓不是黄埔军校出身,又非浙江同乡,但靠着陈诚和张发奎这些嫡系将领的提携,他不光得到了重用,还成为了蒋介石信任的将领。 陈宝仓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早年在阎锡山的部队任职,当时正是军阀混战,由于在交战中多次遇到的对手都是昔日的同学,这让他有种“自相残杀”的感觉,因此他对内战非常厌憎。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陈宝仓被任命为昆山城防司令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他率部激战数天,不光有效阻击了日军的进攻,还给百姓及物资转移争取到了时间。 此后,陈宝仓转战南北,先后参加了宣城战役、武汉会战和昆仑山战役等,而他在成为抗日名将的同时,也多次负伤,他的右眼就是因伤失明,但他不等伤愈,就又匆匆奔赴战场指挥作战。 1945年,日军从越南向靖西发动进攻,而镇守靖西的正是中将主任陈宝仓,他占据有得地形,指挥部队对日军迎头痛击,最终把日军打得死伤惨重,不得不退回越南,而靖西也成为了抗战时期少有的没被日军践踏的城市,因此靖西人专门写了“扬威塞外”的匾额送给他。 正因为陈宝仓作战有功,因此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部胶济区特派员,在青岛的受降典礼上接受日军的投降。 不过,陈宝仓的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在靖西时便因“放任越共四处活动”及违抗“擒胡灭共”的命令,被传唤军事法庭。 原来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靖西时,敬佩他的陈宝仓不仅帮他培训军事人才,还暗中保护他生命安全,于是有人就告发了他,而他也只能前到军事法庭等候审讯。 有意思的是途中由于遇到陈诚,陈诚在了解情况后,便向蒋介石推荐他做特派员去接受日本投降,由于他接收有功,蒋介石不仅没有追究他和越共的问题,反而还奖励了100万法币。 内战爆发后,陈宝仓被调到济南担任国联部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四兵站负责物资调度,也就在那一时期,山东省省主席王耀武向蒋介石告发他有“资共”嫌疑。 原来陈宝仓多次丢失物资,这让王耀武起了疑心,于是陈宝仓被免职。 其实王耀武怀疑得没错,陈宝仓就是将国民党的军用物资和粮饷等故意丢失,留给了解放军,而陈宝仓这么做,是因为他早在黄埔军校任教育科长时,就和周恩来等共产党人有过接触,对于他们的作风和抗日主张都十分赞成。 抗战时期,陈宝仓又频繁接触过共产党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他在政治和战略思想上也越来越倾向于中国共产党,所以等到内战爆发后,他已经是潜伏在国民党军队的红色特工了。 1949年,正是国共博弈的关键时期,有人劝陈宝仓到北平随傅作义起义,但陈宝仓却认为国家的解放也包括台湾,所以他决定前往台湾潜伏开展情报工作。 陈宝仓在台湾的身份是“国防部中将高参”,他利用这层身份获取了国民党各防区的部队番号、兵力部署等重要资料,并手绘成表格交给吴石,再由吴石进行整理后,由聂曦把情报送至中共华东局驻港负责人。 由于是单线联系,所以在蔡孝亁叛变交代出“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等人时,他并不知道陈宝仓的真实身份,而吴石在狱中虽然经受了严刑拷打,也始终没有供出陈宝仓的名字。 然而国民党特务对吴石家进行搜查时,发现了一份没有来得及销毁的手写军事情报,他们通过笔迹对比,确认了陈宝仓的身份,这样一来陈宝仓就被抓了起来。 其实陈宝仓在赴台前就深知危险重重,所以被捕时他表现得异常平静,尽管遭受了各种酷刑,但他始终不肯屈服,更不肯吐露半句话。 1950年,陈宝仓、吴石、朱枫和聂曦被押至马场町执待枪决前,记者给他拍下了这张珍贵照片。 1951年,陈宝仓被中共追认为烈士,并于次年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不得不说,作为潜伏在台湾的红色特工,陈宝仓虽没能看到台湾回归,但他的革命精神却成为了后人继续努力的动力,而身为英烈的他,也永远被后人铭记。#沉默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