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京报》报道了孙继海创办的青训机构“嗨球少年”与西安球员张卓毅一家之间的合同纠纷。张卓毅的父母在接受采访时,还原了事情经过。张卓毅从小学开始接触足球,凭借天赋一路从校园社团踢到地方青训俱乐部。2024年,他同时收到了嗨球和一家中超俱乐部青训营的邀请,因为信任孙继海,父亲张晶最终选择了嗨球。嗨球宣传的口号是“培养下一个孙继海”,选拔淘汰率极高,而张卓毅正是那1%的幸运儿。
进入嗨球后,张卓毅的确享受了免费的培养,还多次出现在机构的宣传片中。他在一次采访里自信地说过:“要靠实际表现赢得教练认可。”2024年底,贝克汉姆造访嗨球训练营,孙继海当场称赞张卓毅天赋出众,小伙子还用流利的英语向贝克汉姆介绍自己。
转折出现在2025年初,春节前后,张卓毅因为训练风格问题与教练发生冲突,频繁被批评,甚至被骂“要不是队友受伤,你连一分钟都上不了”。与此同时,他出现多处伤病,家长担心孩子被过度训练,决定让他退出嗨球。在解约谈判中,嗨球方面要求支付18万元解约金,理由是训练和拉练成本高昂。张家认为数额过高,心理价位约5万元,并指出合同里并没有写明每天500元成本的条款,而且他们从未拿到正式合同副本。
家长表示,孩子退队主要是健康和心理原因,与其他俱乐部无关,只希望通过合理的方式拿到自由身证明。然而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如今,这场围绕青训、合同与教育方式的争议,也再次引发公众对中国青少年足球培养机制的反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