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迟迟等不到中方订单后,特朗普开始另寻出路,却又收到一个坏消息 眼看迟迟等不到中方

迟迟等不到中方订单后,特朗普开始另寻出路,却又收到一个坏消息 眼看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订单后,特朗普开始另寻出路,打算双管齐下,一边琢磨着给自家农民发补贴“救火”,一边派团队满世界找美国大豆的新买家。 可补贴这招早就失灵了。他以为关税收入能填补贴的窟窿,却忘了2018年那230亿美元砸下去,大部分都流进了大型农场主的口袋,小农户连成本都没补回来。这次酝酿的100到140亿美元援农计划刚放风,艾奥瓦州的农场主就炸了锅,有人在社交平台直言:“我们要的是能变现的订单,不是隔三差五的救济金,仓库里的大豆都要发霉了!” 密苏里州的马克更无奈,往年这时候仓库早堆满待运的大豆,今年只能看着豆子堆成山,每月光银行贷款利息就多掏几千美元。特朗普想靠补贴稳住农业州选票,却没算到农民的耐心早就被一次次空头支票磨没了。 派出去的团队更没少碰壁。欧盟一口就回绝了,直言每年从中国能赚200亿欧元农产品订单,犯不着为美国大豆得罪大客户。印度市场看着大,可莫迪政府对本土农业保护得严实,想敲开大门难于上青天。最后盯上了台湾,逼着当局签下四年100亿美元的大单,可台湾一年才进口260万吨大豆,这点量连大陆订单缺口的零头都填不上,不过是场自欺欺人的政治秀。 真正的坏消息藏在市场里。中方早就转了方向,2025年巴西对华大豆出口占比冲到71%,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立马拿到130万吨订单。更要命的是,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2016年的40%跌到2025年的几乎归零,这还是近25年来首次出现“零订单”的景象。特朗普盯着关税那点“收益”不肯松手,却眼睁睁看着南美国家借着价格和物流优势,把美国经营几十年的市场抢了去。 这困境根本是他自己造成的。中国外交部早把话挑明,台湾问题是红线,美方态度暧昧,经贸上别想让步。美国大豆协会多次建议取消对华关税,他全当耳旁风,一门心思靠“关税大棒”刷存在感。现在农业产业链全被拖累,中西部近三成农资店倒闭,200多家大豆加工厂停摆,新奥尔良港的起重机都闲得落灰。曾经的铁杆票仓里,农民的抱怨声越来越大,共和党人都在担心中期选举要丢票。 他以为双管齐下能救场,却没看清核心:中国需要的是尊重底线的贸易伙伴,农民需要的是稳定的市场,不是政客的应急表演。当南美供应链越扎越稳,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到34%,美国再想把豆子卖回来,难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