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924”周年,在过去一年里,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根据中国银河证券财富管理CIOLetter的分析,市场特征、资金格局和宏观逻辑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一转变为四季度的市场前景与投资策略提供了新的指引。
A股趋势已确认上行,科技成长主导长牛慢牛周期。自去年“924”以来,A股如同1999年“519”行情一样,表现出强劲的上行趋势。回顾过去一年,A股的万得全A指数上涨幅度达到58%,位居全球资产之首,港股的恒生指数紧随其后,涨幅达到43%。这一轮市场行情与美股、日股和欧股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过去一年中,黄金的国际金价也上涨超过40%,显示出市场的多样性和活力。自今年4月起,A股市场在经历了快速上涨和震荡回调后,已然步入长牛慢牛的阶段。市场对这一转折点的认可度逐渐上升,科技成长股的表现尤为亮眼,科创50、创业板指、北证50的年度涨幅均超过100%,而恒生科技指数也上涨了67%。
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良性生态与机制。“924”以来,资本市场的政策改革并非仅是短期刺激,而是旨在建立长期健康的市场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基石资金-长期耐心资本-居民理财资金-外部国际资本”的分级资金结构,打破了过去依赖杠杆和居民集中资金入市的短期逻辑,为长牛慢牛提供坚实的基础。以中央汇金为核心的“平准基金”模式在市场波动时提供了强力支撑,中央汇金持有的ETF市值在2025年上半年末达到1.28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了近10倍。保险行业的股票及基金配置规模在6月末已达到4.73万亿元,持仓比提高至13.53%。随着市场的赚钱效应增强,居民存款向股市流入的趋势明显,杠杆资金的入市积极性也显著提升。
从宏观逻辑来看,本轮牛市的本质是资本市场的“改革牛”、产业升级的“科技牛”和大国博弈的“复兴牛”。中国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制度建设的重大变革,2019年中央明确将其定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功能”,这为后续的改革奠定了基础。202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并明确了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目标,为长牛慢牛的形成提供了政策支持。产业升级方面,过去几年我国在新型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取得显著成就,华为成功突破技术封锁,成为自主可控的代表,标志着我国科技进步的里程碑。
展望第四季度,A股市场可能在波动中继续向上拓展。资本市场政策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机制,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将避免短期资金的剧烈波动。市场节奏至关重要,急于推动股指上涨的行为可能导致后续的暴跌,因此应注重市场的稳定性。如果能够放缓上涨节奏,拉长行情时间,则会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应更加关注结构性机会的挖掘,阿尔法机会的价值可能高于贝塔。
在这一慢牛逻辑下,阿尔法机会的持续兑现将为市场提供动力,同时也能有效规避短期透支长期行情的风险。当前市场的活力在于结构性的选择,特别是在行业、个股和主题等方面。展望未来,市场可能逐步由量化和指数主导转向主动投资并驾齐驱的局面。投资策略应注重基本面,持续挖掘优质标的,优化投资结构,并警惕部分高弹性个股可能带来的波动风险。
综上所述,自“924”以来,资本市场的特征、结构与底层逻辑均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为长牛慢牛的制度基础和市场生态的重构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