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

哈皮的瓜瓜 2025-10-08 17:49:49

巴基斯坦最近栽的跟头,不大,却真疼——把自家的枭龙战机技术教给了土耳其,想着拉兄弟一块干,结果人家学了手艺,转身就抢走了印尼那笔原本稳到不能再稳的大单,千亿级订单,飞了。 说起这事儿,得从巴基斯坦空军头头扎希尔·艾哈迈德·巴布尔·西杜说起。这位1965年生在旁遮普省的家伙,从小泡在军营里,父亲是陆军老兵。1986年他进空军学院,专攻战斗机,毕业后直奔F-16中队。早年他带队巡边境,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2000年升中队指挥,亲手搞F-16电子升级,那时候空军正从防御型往出口型转。2010年管努尔汗基地,就是枭龙组装的核心地儿,他天天盯生产线,确保JF-17从中国技术本土化落地。2017年管北部区,协调上百架飞机调度,还参与过救援投放物资。2021年3月接棒空军参谋长,正赶上JF-17 Block III推销热潮,他主导多国谈判,想借技术出口换资金。西杜这人作风硬,注重训练,但国际合作上,总有点理想化。 巴基斯坦空军这些年靠JF-17打天下,这款中巴合造的轻型战机,成本低、维护易,出口到缅甸、尼日利亚,卖得还行。可要冲大单,得升级技术。土耳其呢,经济军力跟巴基斯坦有点像,都想自力更生搞第五代机。他们的KAAN项目起步早,但发动机、材料卡脖子。巴基斯坦看中这点,觉得共享枭龙的航空电子和复合材料,能互补。2024年底,双方谈拢,巴基斯坦输出核心数据,换土耳其的导弹集成经验。说白了,巴基斯坦想借这东风,挤进东南亚市场,印尼就是头号目标。那边空军老旧,正寻新机替换苏-27。 合作一启动,巴基斯坦就把家底抖落不少。JF-17的雷达信号处理、风洞模型,全打包传过去。土耳其团队来访,拉瓦尔品第工厂转悠,记笔记、拍参数。巴基斯坦专家去安卡拉,演示算法公式,白板上画电路图。起初挺顺利,双方签协议,谈联合生产。巴基斯坦空军高层觉得,这不光技术互惠,还能分担KAAN的研发成本。西杜亲自把关文件,确保传输有壁垒。可现实是,军贸这池水深,技术一过手,就难收回。土耳其那边,KAAN原型机试飞频频,融入新元素后,性能蹭蹭上。 印尼这笔单,本来是巴基斯坦的囊中物。2024年中期,雅加达空军司令访巴,摸JF-17仪表,谈48架订单,报价超百亿刀。合同框架敲定,本地组装比例高,维护周期短,印尼点头推进。巴基斯坦生产线已备货,工人加班焊机翼。谁知风向变了。2025年6月IDEF展上,土耳其摊位亮眼,KAAN模型闪隐身涂层。印尼代表围上去,土耳其推销升级版电子系统,正好对上JF-17的参数。报价一比,KAAN许诺更多技术转让,印尼空军司令翻合同,7月26日签字。48架KAAN,10年交付,总价100亿。这下巴基斯坦傻眼,JF-17推销节奏全乱。 这单飞了,巴基斯坦损失不小。财政上,空转生产线,工人闲置,资金链紧绷。技术上,核心算法外流,KAAN借力变强,挤压JF-17在中东亚市场。阿塞拜疆虽补了40架单,46亿刀,但规模小,补不了洞。西杜下令内审,翻邮件硬盘,标敏感数据。空军转向Block III升级,加激光切割新翼,推中东演示。可国际军贸,本就零和游戏,技术共享像双刃剑。巴基斯坦本想拉兄弟,结果喂了虎。土耳其呢,KAAN首出口大捷,居勒部长在议会吹嘘外交成果,没提巴基斯坦那份。 回看合作根源,巴基斯坦太信“兄弟情”。两国同穆斯林国家,历史互挺,但军贸讲利益。土耳其从头就瞄准出口,吸巴技术加速KAAN,抢印尼单顺理成章。巴基斯坦忽略风险评估,没设铁壁垒。类似事儿不少,印度推光辉机,技术外泄后市场缩水。防务合作,本是博弈场,共享易,收回难。巴基斯坦空军得警醒,未来协议加保密条款,技术分级输出。西杜任期内,访中国谈J-10集成,访美推情报共享,脚步没停,但教训刻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