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50年3月,国军中将吴石被捕,6月,以“叛国罪”被枪毙。他死后一周,16岁的

1950年3月,国军中将吴石被捕,6月,以“叛国罪”被枪毙。他死后一周,16岁的吴学成带着7岁的弟弟吴健成流落台北街头,无人敢收留。 没人告诉她,她的父亲已经被枪毙一个星期了。 彼时的台湾,正处在“白色恐怖”最烈的阶段——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国防部保密局”以“肃清匪谍”为名展开大搜捕,吴石案恰是当时最轰动的“匪谍大案”之一。 没人敢收留这两个孩子——不是心狠,是真怕。那会儿台北街头贴满“举报匪谍有奖”的告示,谁家要是沾了“吴石”两个字,隔天就可能被保密局的人堵门。吴学成攥着弟弟的手,在西门町的巷子里转了三天,饿了就捡别人扔的饭团,晚上躲在桥洞下,弟弟冻得直哭,她只能把单薄的外套脱下来裹住弟弟,自己抱着膝盖发抖。有次邻居陈婶偷偷塞给她两个馒头,刚转身就被巡逻的宪兵盘问,吓得陈婶连连摆手:“不认识,就是看孩子可怜!” 谁能想到,被国民党骂作“叛国贼”的吴石,是抱着“为国家统一死而无憾”的心思潜伏的。这位黄埔四期毕业的中将,抗战时在长沙会战里带着部队跟日军拼过命,胳膊上还留着弹伤。1948年他调任国防部参谋次长,手里攥着台湾的军事布防图——那时候国民党已经在做退守台湾的准备,这份情报对大陆解放太重要了。他通过地下党把情报送出去时,有人劝他“留条后路”,他却说:“我是中国人,两岸迟早要统一,我做的是分内事。” 可这份“分内事”,在白色恐怖下成了“死罪”。保密局抓他的时候,从他家里搜出了一本记着地下党联系方式的笔记本——其实那是他故意留在书房的,就是为了掩护其他同志撤离。庭审的时候,法官问他“知不知罪”,他挺直腰杆说:“我吴石,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何罪之有?”这话一说完,旁听席上的保密局特工当场拍了桌子,可吴石连眼皮都没抬。 吴学成后来才从陈婶嘴里知道父亲的死讯。那天陈婶把她拉到没人的地方,压低声音说:“你爸……6月10号在马场町被枪决了,报纸上写的‘匪谍首犯’,可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好人啊。”吴学成没哭,只是攥着父亲留给她的那支钢笔——笔杆上刻着“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先生的题字,也是父亲一直挂在嘴边的话。她把钢笔藏在鞋底,带着弟弟继续流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活下去,等两岸统一的那天,让弟弟知道爸爸是个英雄。” 白色恐怖那几年,马场町成了台湾人的噩梦。光是1950年,就有近千人因为“匪谍罪”被枪毙,很多人像吴石一样,只是因为支持统一、同情进步力量就丢了性命。吴石案更是被国民党当成“杀鸡儆猴”的典型,报纸连篇累牍地骂他“叛国”,可私下里,不少老兵偷偷说:“吴次长是条汉子,他做的事,是为了整个中国。” 后来吴学成带着弟弟去了美国,临走前她去马场町烧了一叠纸钱,对着空气说:“爸爸,等两岸统一了,我一定回来给你扫墓。”2013年,吴石的骨灰终于迁回大陆,安葬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那个他当年心心念念想要解放的地方。 吴石被骂了几十年“叛国贼”,可历史终究还了他清白。他不是“叛国”,是“护国”——护的是中国统一的大义,护的是两岸同根同源的血脉。那些在白色恐怖里迫害他的人,早晚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吴石这样的英雄,会永远被中国人记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