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弗里斯接受荷兰媒体De Volkskrant的采访内容:
“当我稍微停下来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比如最近在金球奖颁奖典礼之后(邓弗里斯排名第25位——编者注),我会为自己感到骄傲。我会想:干得好。做得不错,哈哈哈。我曾经从教练亚历克斯·帕斯托尔那里学到,要学会享受当下,要意识到你所处的位置,并为此感到自豪——这有时其实并不容易。
“这时候适当地拉远视角是有好处的,从你现在所处的位置去看。当你忙于很多事情时,有时会忘记回头看看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现在我处在什么阶段?我能感到满意吗?三年两次打进欧冠决赛,这样的成就,我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
“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心态是:我不能生病,不能受伤,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是我生活中一种潜意识的状态。正是这种心态让我进入了一种节奏,一条‘隧道’。总是往前走、从不回头。在顶级舞台上,你必须在纪律方面对自己要求极高。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虽然这样说有点自夸。”
不同的人生阶段
“我将在四月年满30岁,职业生涯进入了另一个阶段。我还有一些目标想要实现。我现在也是一名父亲。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正确的平衡点。这是一种挑战,包括我创办的青少年组织。我们正在成长,正在产生影响——这太棒了。现在有一些年轻人,通过我们的帮助重新回到了普通教育体系,或者找到了工作。这就是我们做这一切的意义所在。
“我还可以在球队中带头,成为带动全队的能量源泉。要在战斗中起带头作用——以一种不太‘荷兰式’的方式。我可以定下基调,而这正是我需要做得更多的地方。其他国家在这方面领先我们。我要学会‘突破框架’,帮助球队在这个过程中更进一步。
“比如阿根廷,他们为了赢不惜一切代价,不会放过任何细节。我们荷兰人可能有点太讲究规则、太‘文明’了。其实那也是比赛的一部分。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却能带来那额外的1%胜率。那1%可能就能让你把一场比赛赢下来。有时在必要时做一个犯规,打断对方的进攻。是的,在国际米兰,我们是这方面的高手,哈哈哈。如果你在那不这么做,反而会被批评。我们从不害怕战术性犯规,敢于在规则边缘行事。我觉得荷兰也该多这样一点。”
“能参加金球奖颁奖典礼、与那些世界巨星同场,真是特别的经历。能进入世界前30名,是一种荣誉。我那天穿了一套非常漂亮的西装,收到了很多夸奖。哈哈,我甚至比哈兰德还高一名呢!这真是一个赛季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让自己更有存在感
“我经常思考还能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但我也必须现实一点。对于一名后卫来说,再多进球和助攻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我是否还该继续追求这些?还是该专注于提升比赛内容?我选择后者。有时要在比赛中更有存在感,在组织推进中更主动,更具支配力。
“当你总是参与到比赛的最后阶段、进球和助攻时,你会变得有点等待机会,因为你想在最后时刻发挥作用。但我其实可以更早介入比赛,更多参与到前场组织中。多把球往前送,或者去寻找配合的三角关系。
我现在的年龄和经历让我有了更多的视野,也经历过大型赛事,所以我也可以承担起领袖的角色。我已经开始这样做了——用语言、用行动。我不是一个沉默的人,但这方面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对立陶宛的比赛中,我们早早就以2比0领先。但随后在两个丢球上我们失去了专注。我们不能被打个措手不及,必须保持九十分钟的专注。这类比赛其实比强强对话更难集中注意力。这样的事能发生吗?不能。但这是现实。我们从中吸取了教训。
“赛季末就是世界杯。以我们这支出色的团队,完全有潜力去争取最高目标。是的,我对此深信不疑。一切必须配合得当,而我们也有能力去影响这一切。在某些方面,我们还需要再提升那1%。现在还不是完美的状态,像对立陶宛那样的比赛,就是过程的一部分。幸运的是,我们没有因此丢分。这是一场现实的警示,让我们重新集中精神、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