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通报了新一轮无人机攻防战果。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一晚上击落和拦截了184架乌克兰无人机,主要分布在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等这些边境州。乌克兰空军则通报,俄军发射了152架无人机和2枚导弹,乌军搞定其中88架。(据央视新闻) 说白了,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无人机对轰已经成了常态。 首先,从这数据就能看出,无人机消耗战成了新焦点。双方公布的击落数量都很大,这说明无人机不再是辅助手段,而是成了主力消耗品。 说白了,这就是在拼谁的无人机产能足、成本低,用机器消耗对方的人力、弹药和防空系统,等于是现代版的“拼消耗”。 其次,双方公布的数据总有差距,这里面信息战的意味很浓。俄方说干掉184架,乌方说只发射了152架,这中间差了30多架。 说白了,数字也是战场的一部分,各自发布战果既能鼓舞国内士气,也能试探对方的虚实。等于是用数据打心理战,让外界难以判断真实战场情况。 再者,别看无人机不像导弹威力大,但对平民的影响一点不小。像别尔哥罗德、库尔斯克这些俄罗斯边境州,以及乌克兰的 frontline 地区,老百姓天天听着无人机嗡嗡声,说不定还有残骸掉下来。 说白了,这种低强度但高频率的袭扰,让战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等于是另一种形式的持久施压。 总结一下,无人机大战背后,既是军事资源的消耗,也是心理战和信息战的较量,更是平民承受的持久煎熬。无人机飞过的天空,说白了,留下的不只是技术对抗的痕迹,更是战争形态转变的深刻印记。晒图笔记大赛 俄罗斯无人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