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萨达姆为什么不到俄罗斯避难?说白了,不是萨达姆不想,而是压根没料到输给美国。

顾议史实 2025-10-07 16:38:44

当年萨达姆为什么不到俄罗斯避难?说白了,不是萨达姆不想,而是压根没料到输给美国。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仅几周,萨达姆就从“中东雄狮”沦为地窖老鼠,被美军从土坑里拽了出来。   那一刻,他可能才明白,自己不是没机会逃,而是压根没想到会输得这么快、这么惨。   1500亿美元早早转去了俄罗斯,避难路线都给自己铺好了,但最后却连巴格达都没顾上逃出,成了美军的战利品。   萨达姆不是没做准备,他早就把钱转出去了,俄罗斯就是他心目中的“避风港”,但问题是,他从头到尾都不觉得自己会输。   打仗还没开始,他就断定美国人会像当年在越南一样,被拖进城市巷战的泥潭,耗上几年都出不来。   他自己吹得神气:“美国人一旦进了巴格达,光是游击战就够他们喝一壶的。”结果呢?美军没用几天就推进到巴格达门口,连巷战都没打,就把伊拉克打成一锅粥。   萨达姆最后连个像样的反抗都没来得及组织,就只能躲进地窖录广播喊话:“我们会打回去!”他是真的信了自己的“雄狮神话”。   萨达姆太依赖自己那套“战争剧本”,他以为美国会像1991年那样,打个持久战,伊拉克人民就会团结起来支援他,军队会坚守阵地打到底,但2003年的美军已经换了打法。   隐形战机、精确制导炸弹、电子战,把伊拉克的老旧装备打得找不着北,而且萨达姆还自己毁了通信系统。   为了防止将军们“通敌”或“起义”,干脆让部队之间不能通话,结果一开战,指挥系统直接瘫痪,整个军队像断了线的风筝,四散奔逃。   最讽刺的是,他最信任的“麦地那师”师长,竟然被美军用2500万美元收买,全师带着装备连夜跑了,连个烟头都没留下,萨达姆还在地下喊话:“我们正在反攻!”其实反攻的不是他,是现实。   很多人以为萨达姆不去俄罗斯,是因为普京不接他,但真相是,就算普京愿意,也真没那个底气。   2003年的俄罗斯刚刚从苏联解体的废墟中缓过气来,普京接手的是一堆债务、寡头、下岗潮和外债滚滚的国家。   当时的俄罗斯GDP只有4300多亿美元,是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普京那时候才刚刚站稳脚跟,哪敢为一个“国际弃儿”出头?   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时,俄罗斯是投了反对票,但美国压根不搭理,直接越过安理会就开打,俄罗斯也“爱莫能助”。   萨达姆不是没机会跑,他手里有钱,有路线,有经验,而且俄罗斯那边至少在经济上不会拒绝,但问题是,他输了心气。他太自信了,甚至到了自负的地步。   他以为美国不敢打,他以为军队能顶住,他以为人民会支持他,他甚至以为美军一进城,他就能开动巷战机器,把美国人拖死。   他哪里知道,美国人这回是玩真的,打的是一场“秒杀战”,不是给你机会反应的“拉锯战”,他甚至都没搞清楚,伊拉克内部早就烂了。   情报系统被渗透,军队被收买,人民失望透顶,面对这样的局面,他还在地下放录音:“我们没有失败!”其实连他自己都知道,这回是真的完了。   战争刚打响那几天,是他唯一能跑的窗口期,可他当时还幻想着“反攻”,觉得躲一阵子就能卷土重来。   他不是不知道俄罗斯,是根本没打算走,他觉得自己还有翻盘的机会。而当他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时,整个伊拉克已经五花大绑,他哪还有机会出逃?   美军一步步逼近,他只能越躲越深,最后藏进提克里特老家一个地窖里,靠广播自嗨,2003年12月被抓,2006年被判死刑,执行绞刑时依旧不认输、不道歉、不求饶。   到死,他可能都没弄明白:不是俄罗斯拒他千里之外,而是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输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萨达姆的故事,给后来者留下的不是“反美”的教材,而是“误判”的教训,在这个讲究实力、讲究判断的时代,一个国家领导人如果连局势都看不清,那不是悲情英雄,而是历史的笑柄。   萨达姆太相信自己,他直到最后都没明白,世界早就变了。

0 阅读:151

猜你喜欢

顾议史实

顾议史实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