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双一流”没有985和211知名度高? 从2017年第一批“双一流”名单开始,到现在已经八年,但是社会上对985和211的接受程度更高一些。各种原因恐怕还是和名单越拉越长有关。 211的名单从95年到05年,持续了十年,从第一批的15所增加到115所,除了学校综合实力,还有照顾性的211,毕竟只要是人评选,免不了人情世故。 为什么985比211更知名?除了比211更晚公布,还因为985的数量更少,学科实力更强,在社会上形成“优中选优”的心理效应,好比重点高中的重点班。 既然名单这么多学校,大众的记忆也有限,为了好区分就把名单分为三类上9、中9、下9。把39所985高校分别放进去,一提某某高校,上9还是下9,一听便知什么层次。这个名单不是固定的,是动态的,随着城市和学科水平以及行业变迁而变化,比如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曾经天津经济如日中天,滨海新区GDP媲美浦东新区,而随着天津经济降速,南开的层次也掉下来,从“清北复开”到“航开济”,作为河北人还是很遗憾的,毕竟天大和南开在河北的名额很多,仅次于天津。 下一轮如果双一流评选还是只升级没有降级,只能让各学校在上车后就摆烂。哪怕有一所大学下车,就足以起到震慑作用,你学科建设不佳,就会拿走你的头衔,校领导和院长就会钉在耻辱柱上。高校和学科建设就得有末位淘汰,否则与吃大锅饭何异?我还是很希望有这么一个牛人,能让高校把松弛的神经再紧绷起来,毕竟我们的学生很卷,大学老师很卷,学校为什么不能卷。
985高校遭遇“录取不到校”的浪潮今年的高校报到季,遭遇了录取不到校的浪潮。
【88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