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企业一刀切的招聘方式,你怎么看? 当五粮液公开招聘中“3000米跑”“2

墨琴江湖 2025-10-07 12:36:11

面对企业一刀切的招聘方式,你怎么看? 当五粮液公开招聘中“3000米跑”“200米负重往返跑”等体测要求引发热议时,这场关于“体能”与“就业”的讨论,恰如一面双面镜,照出了企业与应聘者各自的立场与困境。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人们更关注招聘标准的合理性与社会公平性。 一方面,若岗位本身对体力有硬性要求——如消防岗需应对紧急救援、仓储岗需频繁搬运——那么体能测试是对员工安全的保障,也是筛选合格人才的必要手段。 此时,严格的体测不仅无可厚非,更体现了企业对岗位责任的严谨态度。 但另一方面,若体测标准“一刀切”地适用于所有岗位,问题便随之而来。 当销售、行政等对体力要求不高的岗位也被纳入“3000米跑”的考核范围时,不仅可能将专业能力突出但体能一般的人才拒之门外,更可能因男女体能差异、年龄生理限制等构成潜在的就业歧视。 旁观者的担忧,本质上是对“招聘标准是否科学”“企业用人是否公平”的审视。 我们再把身份切换到应聘者视角,面对体测要求,心情往往复杂。 首先是“岗位适配性”的自我审视:若应聘岗位明确需要体力支撑,应聘者会将体测视为“职业准入的必要门槛”,并愿意为之准备;但若是与体力无关的岗位,应聘者则会质疑“体能”与“工作能力”的关联性,甚至认为这是企业变相刷人的“不合理筛选”。 其次是对“标准透明度”的期待。应聘者希望体测项目、合格线、评分占比等信息清晰公开,且能与岗位实际工作内容强相关。例如,安保岗的“负重跑”可对应巡逻、应急处置的体力需求,而行政岗若要求同样项目,则会让应聘者感到困惑与不公。 此外,应聘者更在意标准是否兼顾性别、年龄等差异——若男女采用同一套体能标准,或对中年应聘者无合理调整,难免让人感到“机会不均”。 这场讨论的核心,从来不是“体测该不该有”,而是“体测如何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 企业作为招聘方,需建立“岗位需求与体能标准”的对应机制:明确哪些岗位必须以体能为核心考核指标,哪些只需作为参考,避免“一刀切”;同时,制定科学、透明的体测标准,并根据岗位特性设置差异化要求,兼顾公平与实际需求。 而社会层面,也需完善就业公平的监督与保障机制,防止企业以“体能”为名设置不合理门槛。 唯有企业的“理性用人”与社会的“公平监督”相结合,才能让“体能要求”真正回归岗位本质,既保障企业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也维护应聘者的合法权益。 在“企业需求”与“个体权益”的博弈中,唯有以“科学、公平、相关”为准则,才能让每一个岗位都找到最合适的人,也让每一个应聘者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大家觉得呢? 你问我答五粮液 招聘

0 阅读:5
墨琴江湖

墨琴江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