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3个科学诺贝尔奖大幅领先中国,但已经被中国科技大幅甩开了1.昨日日本学者

烨华聊商业 2025-10-07 10:39:20

日本23个科学诺贝尔奖大幅领先中国,但已经被中国科技大幅甩开了

1. 昨日日本学者再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日本共获得26个诺贝尔奖,其中2人文学奖,1人和平奖,科学类的23人。物理奖11个,化学奖7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而中国只有10年前获得了一个生理学或医学奖,至今仍只有1个科学奖得主。

2. 日本政府2001年提出“在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当时日本只有3人得过诺贝尔科学奖,一下提出30个的目标,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但2021年至2025年,已经有20人获奖了。随着日本不断有人获奖,这个目标也被认为是合理预期。但是,为何日本能早早提出这样的预测?这主要是基于日本学者已经作出的重大发现,而非对于将来不断取得重大的成果预期。

3. 科学类诺贝尔奖成果平均滞后22年,日本近年获奖的成果,大多来自80-90年代的经济繁荣期。例如昨天坂口志文的获奖成果是“调节性T细胞的发现及其在外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最初发表于1995年。他在小鼠体内首次鉴定出“免疫刹车”细胞,并证明它们对自身免疫病至关重要。由于诺贝尔科学奖一年只发3个,每个最多3人但得是相关成果,很多成果都在排队。这也是日本政府能够较为准确预期得奖个数的原因,发奖节奏相当有规律。

4. 诺贝尔奖成果滞后超过20年,而近20年正是中国科技飞速崛起,大幅超过日本,追平美国的关键时期。以代表最高科研论文水平的自然指数而言,最新指数(2024年5月至2025年6月)中国已经是美国的1.62倍。而2014年,美国自然指数还是中国的3.58倍。中国在高水平论文总量上超过了美国,但美国在最顶级的《自然》《科学》正刊上还领先,美国近一年总量1400篇,中国504篇。日本自然指数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次于德国、英国排第五,但在《自然》《科学》正刊有201篇,差距小一些。

5. 中国科技真正崛起应该是2010年以后了,重大成果不断涌现要更晚一些。因此中国已经可以开始讨论一些潜在的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但出现多人次不断获奖的局面可能还要至少10年。但诺贝尔奖是一个严重滞后的指标,因此中国在几乎无人获奖的情况下,已经可以有把握地宣称,科技水平大幅超越了日本。

6. 年研发经费上,中国有日本三倍以上,科研人员数量全球第一,有日本三倍多。除了高水平论文,科技产业上日本的沉沦已是定论。中国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成型、即将闭环,而日本多个产业沦为“技术孤岛”,无法商业化。日本科研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体制问题,如青年科研人才断层,大学教职稀缺,年轻人“逃离科研”,社会保守、法规僵化。现实过于惨淡,用诺贝尔奖数量鼓吹日本科技先进都不流行了。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钱超重

钱超重

2025-10-08 01:13

谁还信什么诺贝尔奖,就是一个被西方操控的娱乐项目。

猜你喜欢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