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人情绑架”,你会怎么做? 同学聚会点满龙虾鲍鱼,买单时却闹到法院?上海的陈女士长期定居美国,回国休假时有心请18个老同学聚一聚,本来是一件热热闹闹的好事。结果到了饭桌上,场面直接失控了。说好请的18人,结果愣是来了36个,而且多出来的人还丝毫不客气,点菜时龙虾鲍鱼往贵了点,完全没把自己当外人。 等到结账时,陈女士不干了,她请的明明是当初约好的18位同学,额外来的人和超额点的菜,凭什么要让她买单呢?这话一出口,众人不乐意了,最后18个老同学居然联名把她告上了法院。 可法院判得明明白白,根据《民法典》,陈女士只对自己明确邀请的18个人有买单的义务,多出来的费用跟她没关系。 这事看下来,挺让人唏嘘的。本来是念旧情的同学聚会,怎么就变成了对簿公堂的闹剧?说白了,就是有人把“人情”当成了“理所当然”,觉得别人条件好,就该大包大揽,这其实就是典型的“人情绑架”。 一份相关的社会心态调查显示,超65%的人都遇到过类似的事。比如亲戚找你借钱不还,还说“你又不缺这点钱”。朋友让你帮忙办事,你要是拒绝,就被说“不够意思”。好像一旦你展现了善意,就得无底线迁就,不然就是“小气”“不讲情面”。 但个人认为,情谊这东西,从来都是相互的。陈女士愿意掏钱请老同学吃饭,是念着当年的情分。可其他人借着聚会占便宜,甚至闹到法院,早就把这份情分败光了。说到底,不管是同学情、朋友情还是亲情,都得有个边界。你尊重我的善意,我才愿意继续付出。要是把别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甚至想“薅羊毛”,最后只会把关系越搞越僵。 以后再遇到这种“人情绑架”,我们大家都得学学陈女士,该拒绝就拒绝。毕竟,善意不是无底洞,没必要为了所谓的“面子”,让自己受委屈。 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人情绑架”的事吗?你是怎么做的呢? #同学宴# #聚餐尴尬事# #海鲜聚餐# #聚餐赔偿# #上海聚餐# #鲍鱼龙虾宴# #海鲜店聚餐# #上海聚餐包厢#
讲几个你觉得不愧是在上海的瞬间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