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俄罗斯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乌克兰永远不会被征服。乌克兰能坚持3年,其实已经是创造了奇迹。 咱们先实打实掰扯下这国力差距有多吓人。 战前俄罗斯 GDP 差不多 1.7 万亿美元,乌克兰还不到 2000 亿,差了 8 倍多;军费更不用说,俄罗斯一年能砸 800 多亿美元养军队,乌克兰战前也就 60 亿出头,连零头都不够。 更别提军事硬实力:俄罗斯有百万现役军人、上万辆坦克装甲车,还有全球第二的核武库当 “底牌”;而乌克兰当时正规军也就 20 来万,装备大多是苏联时期的老古董。 按常理说,这仗打起来该是 “闪电战”,俄军快速推进,乌克兰撑不过个月就得谈判。 可现实呢?3 年过去了,别说 “征服乌克兰”,就连完全控制顿巴斯、扎波罗热这些目标区域,俄罗斯都没做到。 很多人说 “乌克兰能撑到现在,全靠西方援助”,这话有道理,但不全对。 先说说西方的支持:截至 2025 年初,美国加欧盟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超 1200 亿美元,从海马斯火箭炮、豹 2 坦克到后来的 F-16 战机,虽然不是最顶尖的装备,但确实补上了乌克兰的 “火力短板”; 经济援助也有上千亿,帮乌克兰发公务员工资、修被炸的电厂、给老百姓发救济粮。 要是没这些,乌克兰可能真撑不过 2023 年。 但咱们不能忽略一点:援助是 “外力”,真正能让外力起效的,是乌克兰人的 “内力”,也就是那股不服输的抵抗意志。 后来前线打得最苦的时候,乌克兰征兵站总有人排队,甚至有女医生、女教师主动报名当卫生员,不是他们喜欢打仗,是他们觉得 “家里的地不能丢,孩子的未来不能被别人说了算”。 这种 “保家卫国” 的信念,不是靠钱能买的,也是俄罗斯当初没算到的。 当然,俄罗斯这边的问题也不少。刚开始打的时候,俄军明显有点 “轻敌”:以为能速战速决,后勤没跟上,前线士兵冬天穿单衣、吃冷罐头的新闻,早期经常能看到;装备也有损耗,老坦克修修补补接着用,先进武器又舍不得大规模投入,怕被西方缴获了技术。 后来西方搞制裁,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出口受影响,经济增速掉了不少,军费虽然还能维持,但长期打下去,国内民生也受牵连:超市里部分商品涨价、外汇储备受限,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多少有点紧巴。 普京现在的处境其实挺难的:要是现在撤军,之前牺牲的士兵、投入的资源就白费了,国内民众未必能接受;要是接着打,又看不到短期内结束的希望,还得扛着国际社会的压力,真是 “骑虎难下”。 不过咱们也得客观说,“乌克兰永远不会被征服” 这话,更多是指 “意志层面”,不是说乌克兰在战场上没压力。 这 3 年里,乌克兰的损失也不小:有统计说乌军伤亡超过 30 万,还有几百万老百姓流离失所,基辅、哈尔科夫这些城市的建筑被炸得千疮百孔,电力、铁路时不时就被导弹炸断,冬天的时候老百姓还得靠发电机取暖。 所以乌克兰也难,不是像有些人说的 “轻轻松松就能赢”,只是他们没选择投降。 对一个国家来说,“投降” 意味着失去主权,失去对自己未来的掌控,这是很多乌克兰人不愿意接受的。 说到底,这场打了 3 年的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 俄罗斯没达成最初的战略目标,乌克兰虽然守住了主权核心,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最受苦的永远是两国的普通老百姓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3点赞】
用户76xxx95
怎么不说乌克兰欠了多少外债了,国家现在每年还有多少GDP,好像乌克兰打赢了一样?俄罗斯只是考虑打下去划不划算?要不要考虑先僵持还是继续,没有这个准备吞并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