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各大港口如临大敌,严查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予接收! 看来,中方是铁了心要

依秋聊趣 2025-10-06 15:51:34

中方各大港口如临大敌,严查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予接收! 看来,中方是铁了心要给澳大利亚立个规矩。 近期,国内各大买家被要求停止购买必和必拓任何以美元计价的海运货物,甚至连已在运输途中的货物也在此次限制范围内,唯独给人民币计价的现货留了点余地,这态度简直明摆着:想做生意可以,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必和必拓这会儿估计悔得拍大腿,但当初可是它自己硬要端着架子。2025财年铁矿石价格都跌了19%,它自己利润也缩水24%,却非在长期合同里要涨15%,还死活不肯用人民币结算。 要知道,同是澳大利亚铁矿巨头的力拓、FMG早就乖乖配合人民币结算了,就它觉得自己是“独一份”,跟中方谈了好几轮都油盐不进,这波纯属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放在十年前,咱们还真没底气这么硬气,那会儿国内上百家钢铁厂各买各的,跟散沙似的,澳大利亚矿商正好趁机分化报价,这家给点甜头那家抬点价,咱们只能被动吃瘪。 2019年就有过这么一回,几家澳矿商联合抬价,国内小钢厂先扛不住松口,结果整个进口价被带着涨了20%,平白多花了几百亿,那滋味是真不好受。 但现在不一样了,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一成立,直接把全国的采购需求攥成了一个拳头,对外当起了“超级买家”,澳大利亚想再玩挑拨离间的把戏根本没门。这次专门盯着必和必拓打,其他两家却不受影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这两家在价格和结算上识相了,唯独必和必拓还在硬扛。 更关键的是,咱们早就不是只能靠澳大利亚吃饭的状态了,这些年早把替代来源铺得明明白白:巴西淡水河谷2025年对华出口预计能到4亿吨,还签了5000万吨的长期协议,去年从巴西进口的量就已经涨了12%;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更狠,铁品位高达66%到67%,品质在全球都排得上号,11月就要发第一船货,2026年产能就能超1亿吨,而且这项目还是中方主导的,山东魏桥这些企业早深度参与了。 国内产能也没闲着,2025年7月铁矿石产量同比涨了21.8%,河北、山西的无人开采技术还在不停提效,加上废钢回收也发力,2023年就产了2.49亿吨废钢,再过15年说不定都能超过铁矿石成主要原料。手里有这么多牌,自然不怕跟必和必拓耗着。 澳大利亚那边早就慌了神,毕竟中国可是全球铁矿石的“半壁江山”,买走了全世界75%的量,而澳大利亚80%的铁矿石出口都得靠中国消化,铁矿石更是占了澳对华出口的62%。果不其然,这消息一出,必和必拓的股票就跌了超6%,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也跟着跌了4%,手里的订单直接卡壳。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急着出来说“令人失望”,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后果,他们国库部长直言这是“经济重击”,搞不好要让GDP跌1.2个百分点,这可不是小数目。 要知道,对华贸易早就成了澳大利亚经济的顶梁柱,不光提升了澳洲家庭的收入,还创造了大量工作,现在丢了中国订单,想找其他国家补缺口根本不现实,全球哪还有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超级买家。 而且人民币结算这步棋,咱们早就在偷偷布局了。以前大宗商品都得用美元计价,汇率稍微抖一抖,咱们的进口成本就得跟着涨,等于变相给美国交了“手续费”。这次逼着必和必拓用人民币结算,不光是为了省点汇率成本,更是给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铁矿石可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大宗商品,要是能在这上面推开人民币结算,那后续其他大宗商品跟着学,美元的霸权地位就得被慢慢削弱。这可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从资源安全到货币地位的长远打算,毕竟咱们身为最大买家,凭啥不能让交易规则顺着自己来。 外交部说“经贸合作是中澳关系的压舱石”,这话其实说得很明白,咱们不是想撕破脸,就是要个公平讲道理的贸易环境。必和必拓偏要往枪口上撞,那就只能拿它当典型。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商业逻辑里的常识:卖家要价太高,买家又有了其他选择,自然就不会再惯着。澳大利亚要是还抱着以前“我的矿石你必须买”的老心态,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西芒杜这些新矿一投产,全球铁矿格局都要变了,到时候再想回头找中国做生意,恐怕就得看咱们的脸色了。 从当年的散沙买家到现在的主动立规矩,从被动接受价格到推动人民币结算,这十年咱们走的就是逆袭路。这次给必和必拓划红线,不过是这条路上的一个小注脚,就是要告诉全世界:中国不光买得多,更懂规矩、守底线,想拿咱们当冤大头的年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必和必拓大概率用不了多久就得服软重启谈判,毕竟丢中国市场的损失,可比接受降价和人民币结算大多了,这笔账他们迟早得算明白。

0 阅读:137

猜你喜欢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