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为啥同样面积超级大,新疆人口才2800多万,而阿富汗都4500多万,伊朗9000多万,巴基斯坦更是高达2个亿,实际上还是缺水,新疆也就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这三条河流水量,而阿富汗的山区有很多内流河水量丰富,甚至伊朗需要向阿富汗购买水源。 很多人觉得奇怪,新疆明明有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三条大河,怎么人口反而最少?阿富汗的山区全是内流河,水量看着还挺足,连伊朗都要找它买水,这反差也太强烈了。 其实核心猫腻藏在“水能不能用”和“人愿不愿留”里。新疆看着有三条大河,但塔里木河是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滔天,枯水期河床见底,能稳定利用的水量没想象中多。伊犁河和额尔齐斯河虽然水量稳定,但前者滋养伊犁河谷后所剩不多,后者直接流向了哈萨克斯坦,留在新疆本地的水资源其实相当紧张。 阿富汗的情况刚好反过来。它的内流河多藏在山区,高山冰雪融水让这些河流全年有水。更关键的是,这些河流刚好流经河谷平原,随便挖几条渠道就能灌溉农田。这种“水往低处流”的天然优势,让阿富汗即便经济落后,也能养活更多人口。 伊朗就更现实了,它的沙漠面积占了国土一半以上,境内河流要么干涸要么水量稀少。伊朗政府实在没办法,只能跟阿富汗协商买水,用资源换生存空间,这种刚需直接撑起了人口增长的基础。 巴基斯坦的人口爆炸则是另一种逻辑。它的年人口增长率高达2.55%,短短六年就从2.27亿涨到2.47亿。尽管它的灌溉系统效率低得吓人,水资源浪费严重,但印度河干流贯穿全境,光靠这条大河的水量,就能支撑起庞大的农业人口。 更关键的是土地利用率的差距。新疆有大片沙漠和戈壁,真正适合农耕的土地不足总面积的10%。当地政府为了节水,搞了“输水暗渠+高标准农田”的新时代“坎儿井”,把水利用系数从0.47提到0.95,即便如此,能养活的人口还是有限。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则是“靠天吃饭+拼命种”。阿富汗80%人口都是农牧民,即便历经四十年战乱,大家还是守着河谷种地求生。巴基斯坦的农民更是在低效灌溉系统下硬扛,靠着印度河的水源,硬生生把耕地利用率拉到极致,人口自然跟着涨。 人口增长惯性也在推波助澜。巴基斯坦缺乏有效的人口控制措施,宗教和社会传统让生育观念很难改变。伊朗虽然搞过计划生育,但后来为了提振人口又放宽政策,人口基数一下就上去了。 新疆的人口发展更讲究“质量”而非“数量”。它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型,不再需要靠大量人口支撑农业生产。加上生态保护政策的限制,比如塔里木河沿岸的生态输水工程,优先保证环境用水,人口增长自然放缓。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历史积淀。费尔干纳盆地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这个中亚“聚宝盆”靠充足降水养活了1100多万人,而它的农耕传统早在几百年前就成型了。阿富汗的河谷地区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同样有上千年的农耕历史,人口繁衍的基础早就打牢了。 新疆则是近代才逐步开发,很多地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形成稳定聚居区。加上地处内陆,过去交通不便,人口流入速度远不如南亚、西亚那些文明古国,基数小自然涨不过人家。 这么一捋就清楚了,不是新疆的水太少,也不是其他三国的水有多富余,而是水资源的分布、利用效率,再加上人口政策、产业结构和历史基础,共同拧出了这道人口反差题。新疆走的是“生态优先、提质增效”的路子,其他三国则还处在“靠资源养人”的阶段,数字差异背后,其实是发展路径的根本不同。 信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网《喀什地区:算好节水细账 书写绿色奇迹》
奇怪,为啥同样面积超级大,新疆人口才2800多万,而阿富汗都4500多万,伊朗9
糖心萌喵
2025-10-06 13:35:00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