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手机思路造汽车,这才是雷军最大的坑最近,小米汽车的口碑有所下滑,雷军的“打

涵柏看汽车啊 2025-10-06 11:53:03

按手机思路造汽车,这才是雷军最大的坑

最近,小米汽车 的口碑有所下滑,雷军 的“打法”不灵了。特别是他把做手机的那套“快速打法”搬到汽车上,现在来看似乎是撞了南墙。做手机靠性价比,快速迭代就能抢市场,但汽车不行。造车就像个“水桶”,哪块板子短了都可能出大事儿。之前雷军吹小米汽车的线控电传制动系统,说不用刹车油还响应快,可行业里没人敢随便用这技术,因为风险高。他把别人谨慎的东西当亮点,明摆着是没摸透汽车安全的门道,这就是光追求速度埋下的“雷”。说到底是“跨界思维没转过来”,手机坏了能修能换,汽车出问题可能就要命,把两个行业的底层逻辑混为一谈,麻烦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其实早就有人质疑小米造车了。刚要建厂就去挖别家的研发团队,行业里本来就有意见。还说三年就要建成厂造出车,懂行的都觉得离谱,这么短时间,实验做够了吗?测试到位了吗?后来又出了机盖挖洞的事,错了就认呗,结果小米还嘴硬,最后闹成官司。再到后来出了车祸,三条人命没了,于是小米汽车遭遇了最大的信任危机,甚至惊动了行业和监管。雷军之前在手机圈攒的好口碑,功亏一篑。小米总觉得“快就是优势”,却忽略了汽车行业的“慢功夫”。百万公里测试、多场景验证这些环节省不了,而“嘴硬不认错”更是火上浇油,消费者要的是态度,不是借口。

更要命的是,大家对小米的信任已经开始崩了。最近小米SU7 召回11万多辆,说是智能驾驶有问题,结果官方还想拿“OTA升级”糊弄,不提“召回”俩字,引起部分消费者不满。更别说有人扒出小米汽车注册地在开曼群岛,这下连“爱不爱国”的话题都引出来了,这麻烦可不是小事。信任这东西就像玻璃,一旦碎了就难粘。如果不能拿出让消费者满意的解决方案,就会让消费者觉得“你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

现在互联网传播太快,负面消息一出来就收不住。算法总给你推同类信息,本来一件小事,越传越邪乎,小米的负面新闻就这么滚雪球似的,从汽车甚至连累到手机。其实这事不能全怪网友,主要是小米自己不会沟通,出了问题不是躲就是辩解,以至于让人觉得你解决问题的诚意不足。消费者一旦心里有了疙瘩,再想解开就难了,毕竟谁也不想花钱买个不放心。互联网时代的“回声效应”对品牌是把双刃剑,好消息能放大,坏消息更是能翻倍,小米偏偏在“危机沟通”上掉链子,等于自己给负面舆情“添柴”,最后把小麻烦拖成大危机。

还有人说,小米挖来的都是行业高手,要是让他们说了算,说不定就不会出这么多岔子了。估计是雷军管的太死,下面人没话语权。汽车这行业,还真不是老板拍脑袋就能决定的。小米汽车的两次召回,好几场官司,足以证明“一言堂”根本行不通。企业大了最怕“老板一言堂”,尤其是汽车这种需要多专业协同的领域,研发说的不算,公关做不了主,最后只能让企业口碑给老板的“个人判断”买单,这其实是对专业不够尊重,也是对消费者不够负责。

其实说来说去,小米造车的麻烦就是用错了思路。拿互联网 的“快”去碰汽车行业的“稳”,拿营销的“花架子”代替技术的“真功夫”。要是雷军还抱着“速度第一”的想法不放,不踏踏实实做测试、真心实意挽回消费者,小米汽车的坎儿只会越来越难迈。毕竟买车不是买手机,没人愿意拿自己的安全当赌注。小米现在最该做的不是继续“吹亮点”,而是沉下心补“安全课”。把该做的测试补上,该认的错认了,该赔的损失赔到位,只有让消费者看到“诚意”,才能慢慢把丢了的信任捡回来,不然时间久了,再大的品牌热度也撑不住。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用户74xxx80

用户74xxx80

2
2025-10-06 13:47

汽车的安全是需要长期稳定,而电子产品,最缺乏的就是稳定,谁的手机没死机过?

bigapplepie

bigapplepie

2
2025-10-06 12:55

不买小米了,买特斯拉,还是造火箭的更靠谱

用户10xxx20

用户10xxx20

1
2025-10-06 14:30

一年内被动召回二次十四万辆修复缺陷的企业,还有谁?苏七自行溜车事件,现在车主二次发视频自证清白,小米官方调查一面之词可信度不高

猜你喜欢

涵柏看汽车啊

涵柏看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