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许多促成西方崛起的技术,其实很多都来自中国。 2004年,伦敦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一位英国学者站在讲台上,说出了一句让人大跌眼镜的话:“我们以为工业革命是英国人独立完成的,其实我们只是站在中国的肩膀上。” 这句话出自约翰·M·霍布森,他是谢菲尔德大学的国际关系学教授。 这番言论一出,确实在英国学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有人质疑他的立场,也有人认真思考他背后的史实依据。 霍布森并不在意争议,他更在意历史事实的严谨和被忽视的真相。 霍布森不是那个19世纪末批判帝国主义的经济学家约翰·阿特金森·霍布森,而是他的后辈,专注于全球史和东西方交流研究。 霍布森在他的代表作《欧洲中心论的批判》(2004年)中,引用了大量一手史料,追踪了中国技术如何在明清时期经由丝绸之路、海上贸易和传教士等多渠道流入欧洲。 霍布森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曾经说过,历史不应该只讲一方的故事。 他认为,如果把中国古代科技和思想的影响排除在外,欧洲工业革命的起点和发展逻辑就会变得片面。 这些年,全球视角的历史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不只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国的主流学术机构也不断修订历史教材,把中国等非欧洲国家的贡献纳入全球科技史。 霍布森在英国国内的影响逐年扩大,他坚持用全球史的眼光看待世界文明进程。 他在《欧洲中心论的批判》中反复强调,西方的现代化并不是孤立发生的,而是在吸收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成果后共同推进的。 霍布森在2011年接受《金融时报》专访时表示,忽视中国等东方国家的贡献,容易让人误以为现代文明只属于欧洲,这既不符合史实,也不利于全球文明的交流。 他主张,英国和欧洲应该承认历史上的全球互动,正确看待中国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也在多份报告中,肯定了中国对全球科技进步的重大推动作用。 在国际学界的讨论中,霍布森的观点逐渐得到更多认可。 2021年11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举办的“全球史与技术转移”论坛上,多位历史学家提到,过去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观已经不能解释全球文明的真实发展轨迹。 当下,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工业革命是世界多地科技和思想共同进步的结果,中国的贡献不可或缺。 国际历史学会2022年发布的《全球工业化进程报告》中,专门分析了中国古代技术流向西方的路径和影响,强调技术和思想没有国界,只有不断交流,世界各地才可能共同进步。 总之,霍布森的研究和观点,既有充分的史料支撑,也得到了国际主流学术机构的认可。 他用事实告诉人们,英国工业革命不是孤立发生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等东方国家的技术和思想输入。 英国学界越来越重视这种全球史的视角,也正是在这种认知推动下,世界各国才更能彼此理解、共同进步。 如今,国际社会广泛承认中国在全球科技史上的突出贡献。 霍布森的研究提醒世人,历史的真相需要多角度、多领域去考察,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还原人类文明发展的真实面貌。 参考:英国学者:许多促成西方崛起的技术,其实很多都来自中国——网易
快报,快报!英国新首相斯塔默突然宣布!英国新首相斯塔默宣布10月8日直飞印
【27评论】【8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