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祢衡为曹操的宴席表演击鼓,一时兴起却突然脱个精光,赤身裸体地故意正面对

海冬谈文 2025-10-06 10:22:59

东汉末年,祢衡为曹操的宴席表演击鼓,一时兴起却突然脱个精光,赤身裸体地故意正面对着曹操晃动下体。文武百官举到嘴边的酒肉瞬间僵在半空,舞姬的彩袖忘了挥舞,连手持拂尘的侍从都惊得忘了眨眼。只有祢衡自己面不改色,象一只没毛的猴子一样边击鼓边唱吟。 祢衡,字正平,是东汉末年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人。他可不是普通的狂人,他的狂,有坚实的资本——超凡绝伦的才华。 他记忆力极好,书看过一遍就能背诵;文章写得极快,文辞优美,道理深刻。当他来到当时的都城许昌时,立刻就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声名鹊起。当时的名士孔融(就是让梨的那位)对他极为欣赏,认为他是百年不遇的奇才,专门向汉献帝上表推荐,称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砾”,甚至把他比作可堪社稷重任的巨匠。 然而,与才华相匹配的,是祢衡登峰造极的狂傲。他眼高于顶,几乎看不起所有人。 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希望曹操能重用他。但祢衡根本看不起曹操,自称有“狂病”,不肯去见。甚至还说了很多侮辱曹操的话。曹操很生气,但碍于祢衡的名声,又不好直接杀他,于是想了个办法羞辱他,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任命他为小小的鼓吏,在宴会时为宾客击鼓。 这就引出了开头那一幕。按照规矩,鼓吏需要换上专门的制服。祢衡却径直走到曹操面前,他击完一曲《渔阳掺挝》,声节悲壮,听者无不感慨。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从容地脱下了身上的旧衣服,一丝不挂,再缓缓穿上新制服,脸上毫无愧色。曹操苦笑着说:“我本想羞辱祢衡,反而被他羞辱了。” 不久,祢衡还拿着大杖坐在丞相府门口,用最恶毒的语言大骂曹操。曹操终于忍无可忍,但最终还是压下了杀意,对孔融说:“祢衡这小子,我杀他就像杀死一只麻雀、一只老鼠一样容易。但他素有虚名,我杀了他,天下人会觉得我不能容人。” 于是,曹操想了个借刀杀人的办法,把祢衡送给了荆州牧刘表。 起初,刘表对祢衡的才名十分敬重,对他礼节周到,府中的文书奏章也都请他审定。祢衡也确实干得不错,工作“须臾立成,辞义可观”。但很快,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不但对刘表的手下出言不逊,甚至在一次宴会上,因为刘表没有及时回应他精心写好的奏章,他竟当场把奏章撕碎扔在地上,接着旁若无人地重新写了一篇,文采内容更胜之前。 他的才华让刘表惊叹,但他的狂傲让刘表无法忍受。刘表和曹操一样,不愿背负杀害名士的恶名,于是又把祢衡转送给了性情暴躁的江夏太守黄祖。 到了黄祖那里,故事重演。黄祖一开始也对祢衡很好,让他做自己的文书。祢衡的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深得黄祖赏识,甚至和他成了亲密的朋友,黄祖的儿子黄射更是对他敬佩有加。 然而,悲剧的种子已经埋下。公元198年(建安三年),黄祖在战船上大宴宾客。席间,祢衡的老毛病再次发作,出言不逊,让黄祖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黄祖呵斥了他几句,祢衡非但不收敛,反而直视着黄祖,反唇相讥:“你摆这么大排场,不过是个死僵的老兵罢了!”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黄祖。盛怒之下,黄祖下令将祢衡拖出去杖打。祢衡却越骂越凶,口中尽是激烈的狂言。最终,失去理智的黄祖下令,将这位年仅二十六岁的天才就地处决。黄祖的主簿向来厌恶祢衡,执行得干净利落。黄祖的儿子黄射听闻消息,光着脚飞奔来救,却为时已晚。 祢衡死了,死在了自己的狂言之下。他像一颗流星,以最耀眼、最刺目的光芒划过汉末昏暗的天空,然后骤然陨落。他的才华是真实的,否则孔融、杨修不会如此推崇;但他的狂傲也是真实的,这狂傲让他无法见容于任何一个权力中心,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后世有人赞他才华,有人叹他癫狂,而他击鼓骂曹、裸身抗权的故事,则永远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文人傲骨与悲剧命运的一个独特一幕。孔融和祢衡两个人,谁的嘴更贱?

0 阅读:2
海冬谈文

海冬谈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