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刘志丹军长不幸中弹,9年后凶手终于落网,然而,凶手并没有受到惩罚,还被放走了,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刘志丹这个人,在中国革命史上绝对是个响当当的角色。他1903年出生在陕西保安县一个普通农家,那时候陕北黄土高原上日子苦哈哈的,穷得叮当响。刘志丹从小就看不惯这种不公,1922年考上榆林中学,接触到新思想,很快就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他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年他才22岁。没多久,他就南下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跟着北伐部队打仗,亲身经历了革命的起起落落。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陕西,干起了秘密工作,当交通员,冒着风险传递情报,帮着组织游击队。 刘志丹的真本事在于陕北根据地的创建。1928年,他和唐澍他们一起在陕甘边区拉起队伍,成立了陕甘边区游击队。那时候国民党围剿得紧,他们就钻山沟,靠着群众支持打游击。1929年,他当上陕西省委候补常委,继续搞兵运,领导南梁游击队。1932年,他指挥创建陕甘边苏区,红二十六军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建起来的。刘志丹不光会打仗,还特别注重发动群众,帮农民分田地,建农民协会,陕北根据地就这样一步步稳固下来。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他率部迎接,部队整编后,他成了红二十八军军长。那时候,他33岁,正值壮年,为革命立下汗马功劳。毛泽东后来题词说他“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也说“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这评价不是白给的。 刘志丹的军事才能在反围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1933年到1935年,国民党五次围剿陕甘根据地,他指挥部队多次化险为夷。比如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他率红二十六军在子长县一带设伏,歼灭敌军上千人,保住了根据地核心区。他总爱深入基层,和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制定战略时考虑周全,既顾眼前又看长远。陕北根据地成了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为后来抗日根据地打下基础。 1936年4月14日,东征部队渡过黄河,目标是打通通道。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攻打山西中阳县三交镇,那里是战略要道。史泽波的部队正好守在那儿,他指挥炮兵反击,炮弹直接击中刘志丹,导致他当场牺牲,年仅33岁。这事在红军里成了血债,史泽波因为这场仗立功,从营长升到团长,继续在晋绥军里混得开。国民党那边嘉奖他,阎锡山手下把他列为“十三太保”之一,他打起仗来确实有股狠劲,但这也让他成了红军名单上的重点人物。 抗战刚结束,国民党就开始内战摩擦。1945年9月,阎锡山派史泽波率十九军进犯晋冀鲁豫边区,企图抢长治地区。这就是上党战役的导火索。陈赓指挥太岳纵队迎战,史泽波部队装备好,人多,但阎锡山的指挥乱七八糟,增援部队半路被我军全歼。10月,史泽波试图突围,被陈赓部队截获,全军覆没,他本人成了俘虏。上党战役我军歼灭国民党军3.5万余人,这是解放战争的第一仗,意义重大。史泽波被抓时,我军战士很多人知道他杀刘志丹的事,情绪激动,想直接处置。但领导层讨论后,没那么简单。 史泽波被俘后,关在晋冀鲁豫解放区两年。刘伯承他们考虑他抗日时有功劳,而且杀刘志丹的不是他亲手开的枪,只是指挥了炮击,加上政策是优待俘虏,就没从严审判。相反,给他安排了生活保障,吃穿不愁,还让他参加劳动和学习。两年下来,他见识了解放区的样子。1947年,他提出想回家探亲,军区同意了。徐向前亲自批示,给路费,还派人护送他出区。临走时,徐帅叮嘱他别到处说解放区好,这话听着接地气,但透着大智慧。史泽波中途变卦,又回了阎锡山那儿,但阎锡山不待见他,把他编进“雪耻奋斗团”,那是个戴罪立功的队伍,全是前俘虏。史泽波当总指挥,但阎锡山疑心重,部下有投诚的,他就挨批,日子难过。 1948年太原战役前,史泽波看国民党大势已去,深夜解散了队伍,让手下各奔东西,自己换上老百姓衣服,溜出军营。从此他就脱离了国民党军队。新中国成立后,他回河北老家泊头,过起普通日子。家里是中医世家,他捡起祖传手艺,当起乡村郎中,帮乡亲们看病抓药。农闲时,他还搞发明,研究出一种耐高温润滑油,申请了专利,多少给国家添了点贡献。晚年他低调度日,没再沾军事,1986年9月26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 这事为什么没惩罚史泽波?说白了,是政策使然。解放战争初期,我党推行俘虏政策,目的是瓦解国民党军心,争取中间力量。史泽波虽有罪,但抗日功劳摆那儿,直接杀他不利于统战。徐向前放人,还给路费,就是要让他回去传播解放区的好处,动摇国民党内部。结果呢,史泽波回去没多久就看清了国民党腐朽,主动离开。这不光是个人选择,更是时代大潮推着走。刘志丹的牺牲换来陕北根据地的稳固,为全党全军提供了喘息之地,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史泽波的结局虽平安,但也提醒我们,历史不会忘掉谁的功过。
1936年,刘志丹军长不幸中弹,9年后凶手终于落网,然而,凶手并没有受到惩罚,还
回忆只剩悲凉
2025-10-06 02:03:41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