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频繁更换首相和内阁,但国家却从来不乱?因为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

栗頿聊 2025-10-06 01:40:26

日本为何频繁更换首相和内阁,但国家却从来不乱?因为说白了,日本背后有真正的世家大族掌控全国,首相也只是摆设居多。   我们平时看新闻,总觉得日本首相换得也太勤快了,跟便利店换季上新似的,没几年就换一个。过去十年,都已经换了六位首相了,可仔细想想,日本这国家好像没怎么变过。   就拿电车来说,到站时间误差还是那么精准,也就十八秒左右,老百姓对谁当首相、谁下台,也没多大感觉,讨论起来就跟说今天天气怎么样似的随便。   为啥会这样呢?   表面上,看首相换得勤,显得挺动荡,可骨子里国家却稳得很,其实这里面早有安排。   说直白点,首相也就是这庞大政治机器上一个显眼但容易替换的零件罢了,真正掌控国家的,是那些一直都在的世家大族和背后的力量。   先说说国会里的老牌政治家族,像安倍家、麻生家,权力在他们手里就跟传家宝一样,一代传一代。谁能当上首相,根本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由选民说了算,更多是自民党内部几个大佬派系在私下里商量好的。   就说岸田文雄能上台,背后要是没有安倍派和麻生派点头,那根本没门儿。   除了这些政治家族,政府里那些一辈子待在大楼里的高级官僚也很关键。超过七成的高级官僚都来自东京大学法学部,他们对各种政策门儿清,简直就是活字典。   首相任期也就短短几年,可这些官僚却是终身制的。有时候一项政策推不下去,往往就是因为触犯了某个部门一直以来的规矩。等他们退休了,还能去大企业当顾问,影响力到处都是。   还有就是出钱的财阀,像三井、三菱这些巨头,手里握着日本上市公司近三分之一的资产。他们通过资助政客、影响舆论,确保国家发展方向能顺着他们来。   之前岸田政府想调整一下富人的税收,结果企业界大佬一句话,这事儿就没下文了,不了了之。   正是这些政治家族、终身官僚和财阀集团,形成了“政官财”铁三角,他们才是日本真正的掌权者。那频繁换首相有啥用呢?这反而正是这套体系的高明之处。   对内来说,这是自民党内部派系之间的一种平衡方式。自民党里山头不少,为了不闹矛盾,大家就轮流当首相,相当于“轮流坐庄”。   2006到2009年那几年,安倍、福田、麻生一个接一个换,就是典型的内部权力平衡。   对外,频繁换首相就像个“安全阀”。要是民众有怨气了、经济不行了,或者出了什么丑闻,简单得很,首相出来鞠个躬,辞职就行。老百姓一看,最高负责人都下台了,气也就消得差不多了。   这样一来,矛盾都集中到了首相个人身上,整个体制却一点事儿没有。也正因如此,日本年轻人里近八成对政治都没什么兴趣,彻底“躺平”了。   而且这种频繁换人的方式,还是一种“拖字诀”。   特别是面对美国这样的外部压力时,首相换得勤,美国那边根本没法和固定的人建立稳定关系,想深入谈点事儿,还没等熟悉起来,人就换了。这就给日本背后的官僚体系争取了不少缓冲时间。   所以说,日本的重大国策,像央行的利率调整、修宪草案这些,根本不是首相个人能决定的。   早就由“政官财”这个核心圈子定好了调子,首相不过是上台念稿子的“演员”而已。而天皇的任命仪式,更像是给这场权力交接大戏盖上了一个合法的印章。   这套体系确实让日本保持了极致的稳定,但代价也不小,它特别排斥真正的改革。现在日本面临着劳动力十年锐减800万、国债高达GDP两倍半还多的严重问题,可这套体系还是只会按部就班,不愿意做出大的改变。   就像麻生太郎说的,支持率不行了,“换个招牌”就行。他们总觉得,国家这艘船,换个船长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却没看到船底早就有了大洞。   现在看起来一切都顺顺利利,可要是哪天,全球出现了剧本之外的大变动,日本这台被锁死方向的“自动驾驶”机器,又该往哪儿走呢?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