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并且看现在的趋势,我们已经赌赢了。 中国发展高铁压根不是随便选的,就是早看透了能源格局的未来,这赌局下得准,现在看真的赢麻了!那些说该发展廉价航空的人,根本没算明白这笔长远账,高铁吃的是电,这电以后只会越来越便宜,甚至便宜到跟不要钱似的,可廉价航空烧的油,从来都是别人说了算。 但是还得说清楚,这“用电不要钱”不是真的一分钱不花,是咱们能把电的成本压到极低,还完全自己说了算。 关键就是特高压这技术,简直是神来之笔,能把西部的电稳稳当当送到2000公里外,损耗才5%,等于把金沙江的水电、内蒙古的风电直接“插”进东部的插座里。 你知道四川一个省的水电装机量比整个欧洲都多吗?这些电在西部用不完,以前白白流走,现在靠特高压给高铁当动力,成本低得吓人。 2025年的数据更实在,光伏发一度电成本最低才0.136元,陆上风电也就0.188元,比烧煤发电还便宜,水电更不用说,一度才几分钱。 复兴号一小时虽说要耗7000度电,看着多,可折算下来每公里成本才几块钱,这钱花得太值了。 再看廉价航空,那就是个“油价傀儡”,飞机飞100公里得烧300升燃油,燃油成本占了总支出的30%,国际油价一涨,机票价格立马跟着跳脚。 2024年油价涨到120美元一桶时,国内航司光燃油成本就涨了30%,票价能不贵吗?就算有时候油价跌了,航空公司也很少真降票价,2024年IATA都说航司净利润要破300亿美元,可咱们买到的廉价机票,要么得额外买行李额,要么机场在几十公里外,算上打车钱根本不便宜。 反观高铁,十年前每公里运营成本现在降了40%,票价却没怎么涨,这就是电力成本稳定的好处。 更绝的是,中国早把高铁和电力、经济拧成了一股绳,形成了闭环,高铁不只是个交通工具,还是个巨型“电力消费终端”,能把便宜电变成真金白银。 湖北神农架通高铁后,每天两千多人坐高铁去避暑,这些人住酒店、买东西都得用电,等于把东部的需求和西部的便宜电连起来了,两头都赚钱。 现在更厉害,高铁还能当“移动充电宝”,用电低谷的时候存电,高峰的时候再送回电网,连国家电网都得夸这操作。 这哪是单纯发展交通?是把能源、交通、经济全盘活了。 有人说廉价航空更灵活,可在中国国情里根本行不通。 咱们国家太大了,中小城市多如牛毛,建个机场动辄几十亿,还得占大片地,偏远地区根本建不起。 高铁就不一样,能修到县城里,车站离市区近,老人小孩出门方便,不像机场得提前两小时到,还得坐老远的大巴。 而且廉价航空在国内市场份额才12.7%,比欧洲的45%、东南亚的53%差远了,不是大家不想坐,是它服务太抠门,托运行李要钱、选座位要钱,遇到天气不好还经常取消航班,太不靠谱。 高铁就稳多了,除了极端天气几乎从不晚点,行李随便带,座位还宽敞,对老百姓来说实用多了。 最能说明赌赢了的是,现在高铁90%的电都来自清洁电源,相当于每天少烧10万吨煤炭,碳排放量才是飞机的1/4。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水电不够用,甘肃的特高压立马把沙漠里的光伏电送到山东,高铁一点没受影响,这就是提前布局的底气。 反观欧洲,现在还在为电价暴涨愁得睡不着觉,咱们居民用电十年没涨,高铁乘客早就享受到便宜电带来的红利了。 现在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5万公里,占了全球70%,运营成本降了,票价稳了,还带动了沿线经济。 那些当初质疑该发展廉价航空的人,没看到美国西南航空2024年一季度亏了2.31亿美元,没看到国际油价说涨就涨的风险,更没看到咱们清洁电力一步步压低成本的趋势。中国这步棋走得远,不是只看眼前的票价,是赌能源的未来,赌自己能掌控的交通命脉。 现在再看,高铁越跑越划算,廉价航空却还在为燃油成本发愁,这赌局早就分出胜负了。以后随着光伏、风电成本再降,氢能高铁再研发出来,高铁的优势只会更大,这哪里是赌运气,分明是靠实力把未来握在自己手里。
湖南高铁建设高峰期真的来了!目前在建的有三条:邵永高铁、铜吉高铁、长赣高铁。今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