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哥霍霍完了加拿大,又去霍霍新西兰! …… 近日,在新西兰的印度移民发起联名请愿,要求将印度排灯节列为新西兰公众假日。 并表示排灯节是世界性节日,印度人口是新西兰人口增长最多的,印度语是新西兰的第四大语言。 你认识奥克兰市中心开咖喱店的拉吉吗?这个皮肤黝黑、总系着橙色围裙的印度大叔,最近天天在收银台旁摆着请愿二维码,客人结账时他就笑着递上手机:“帮个忙,签个名呗,想让孩子过节不用请假。”去年排灯节,他10岁的女儿莉莉在学校要上课,只能提前一天晚上匆匆点了两盏小灯,连家族传统的“甜奶球”都没来得及做,拉吉关店带女儿去寺庙时,寺庙里稀稀拉拉没几个人——大多是像他们一样,要错开工作时间来庆祝的移民。 这不是印度移民第一次为节日“发声”了。新西兰统计局去年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印度移民数量涨了近70%,现在每20个新西兰人里就有1个印度裔,比2014年翻了一倍还多。奥克兰南部的“小印度”社区,连超市货架上都摆着印度产的香料和排灯节装饰,周末街上能听到锡塔琴的声音,印度语更是成了仅次于英语、毛利语、萨摩亚语的第四大语言——你去当地小学看看,不少班级的家长会通知,都得印上印度语翻译版。 拉吉总说:“排灯节不是只给印度人过的。”每年他都会在店门口摆上免费的甜茶和点心,邀请邻居一起点灯,毛利大叔会带着哈卡舞的面具来凑热闹,华人邻居会送他手工灯笼,去年还有个新西兰老太太特意学做了印度甜点“古拉布贾蒙”,说是“想尝尝光明节的味道”。在他眼里,这节日象征的“光明打败黑暗”,跟新西兰一直说的“多元包容”其实是一回事,“要是能成公众假日,大家都能停下来,看看彼此的文化,多好啊”。 可这事也没那么简单。奥克兰商会上周刚发了份报告,说要是新增公众假日,中小企业每年得多花近2亿新元成本,尤其是餐饮、零售这些靠节假日赚钱的行业。开咖啡馆的新西兰本地人莎拉就直摇头:“我雇了3个印度员工,排灯节要是放假,我这店就得关门,损失一天的营业额谁补啊?”还有人担心,现在新西兰已经有11个公众假日,其中包括毛利人的“怀唐伊日”、英国女王诞辰日,再加一个排灯节,会不会让“本土文化”被稀释——毕竟,连毛利部落里都有长老说:“我们的节日还在被更多人了解,移民节日是不是该慢慢来?” 其实拉吉也懂这些顾虑。他最近在社区组织了场“排灯节开放日”,邀请商家和本地人来尝咖喱、看传统舞蹈,还特意跟莎拉商量:“要是真放假,我可以帮你介绍印度厨师顶班,咱们互相帮衬。”请愿书上的签名已经快到5万个了,新西兰移民局也说会“认真研究”,拉吉每天关店后都会对着手机数签名,女儿莉莉在旁边画排灯,画纸上的灯全是彩虹色的——她说“这样所有人都喜欢”。 排灯节到底能不能成公众假日,现在还没个准信。但你看“小印度”社区的热闹劲儿就知道,不管结果怎样,这些印度移民早把自己的文化,揉进了新西兰的日子里。毕竟,多元文化从来不是“霍霍”,是你带块咖喱,我带块派,凑在一起尝出的新味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看到印度人在澳大利亚抗议,要求获得永久居留权。本来想乐呵乐呵一下,哪知印度人却已
【160评论】【77点赞】
東哥
新增印度排便节!这个地方也差不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