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6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会上,李鹏同志当选为新一届的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选举结果出来后,李鹏快步走到上一任人大委员长乔石的身旁,与他长时间的握手。 乔石这人,1924年12月生在上海,家里条件一般,浙江定海籍贯。从小就爱看书,接触进步思想。16岁那年,1940年8月,他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上海地下党光华附中的中学区干事。那时候国民党管得严,他得小心翼翼传递消息。1945年考上同济大学土木系,成绩拔尖,还当上地下党支部书记和上海地下党新区委副书记。面对当局高压,他组织同济大学一二九反迫害运动,很快成了上海学生运动的骨干。这段经历,让他学会怎么带队,怎么在夹缝中推进工作,为后来干大事打下底子。说白了,早年这些事,让他明白基层组织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后,乔石没闲着。1949年7月起,他先在杭州干青委宣传和组织工作,后来调到中共中央华东局青委统战部。1954到1962年,转去鞍山钢铁公司和辽宁省委,边干边学。之后进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专攻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绩顶尖。毕业就去中央对外联络部,负责党的国际交流。那几年,他埋头整理文件,推动对外联系,积累了不少外交经验。乔石这人做事稳,注重细节,不爱张扬,但总能把事办成。改革开放起步时,他这些背景就派上用场了。 1985年,乔石升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还进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系统那时候面临不少挑战,他抓思想教育,强调执法要公开透明,严格依法办事。不到两年,就建起一支作风硬、业务强的政法队伍,支持了改革开放的政治稳定。 1993年3月,乔石接替万里,当上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那会儿中国正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他明白法治是关键。没有好法律,市场就乱套,经济难长久。他任上,推动公司法、证券法等一批法规出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搭框架。立法时,他主张听证和专家论证,收集各方意见,确保科学民主。监督工作也加强了,对一府两院盯得紧,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乔石干这活儿,实打实,没空谈套话。他的贡献,就在这些具体法规和机制里,帮国家稳住了阵脚。 转到1998年3月16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这次会正赶上改革开放20周年,选举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重头戏。代表们投票后,李鹏当选。结果一宣布,全场掌声雷动。李鹏起身鞠躬谢意,然后快步走过去,和乔石长时间握手。两人手扣得紧,交换位置,乔石让出中央席。这交接简单利落,却标志着人大工作的平稳过渡。李鹏接棒时,继承了不少乔石的思路,继续抓立法质量。 李鹏1928年生在北京,早年学物理,毕业后进电力系统,从工程师干起。改革开放后,他当上电力工业部部长、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后来升国务院副总理、总理。1998年3月接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期到2003年。他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任上,推动宪法修正案审议,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1999年3月通过。这步棋稳,强化了指导思想。 李鹏还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常委会审议立法计划,制定修订多项法规,健全法治框架。他主持会议时,审条款、听意见,确保立法科学民主。监督职能也强化了,多次听取国务院报告,促依法行政。2000年,他到地方视察人大工作,了解基层情况,推动监督实效。这些事,没大张旗鼓,但一步步把人大作用发挥出来。李鹏的风格,严谨务实,注重实效。 乔石卸任后,没完全闲下来。保持老党员本色,关注国家大事和人大工作。2006年,他在家接待老同事,聊大学发展。之后,参加少数活动,如建党纪念座谈会。闲时看报纸,圈注民生新闻。2011年,帮友人改回忆文章。他的经验,通过书信传给后辈。乔石晚年低调,但影响还在。2015年6月14日,他逝世,享年91岁。 李鹏2003年3月卸任后,支持党中央工作。两人轨迹交织在那次握手上,体现了政治传承的连续性。乔石从基层到高层,李鹏从技术到领导,都在改革开放中出力。他们的接力,让人大制度更成熟。
1983年,最后一位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北京站站长”被捕了,他就是潜伏多年
【1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