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直接官宣!!   10月4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官宣消息迅速刷屏

波览历史 2025-10-05 22:48:45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直接官宣!!   10月4日,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的官宣消息迅速刷屏:堪察加半岛的克罗诺基火山突然喷发,9.2千米高的灰柱直插天际。   这场喷发最让人意外的是,三天前科学家还判定它处于稳定的休眠状态,而它的苏醒不仅搅乱了当地的生活节奏,更让原本就复杂的区域经济和跨国协作问题浮出水面。   对堪察加半岛来说,火山喷发从来不是新鲜事,但这次的影响却戳中了当地的经济命脉。   这里的经济基本靠渔业撑着,90%的渔业产值都来自捕捞,鄂霍次克海渔场里的狭鳕、太平洋鲑鱼还有各种帝王蟹,是当地人吃饭的根本产业。火山喷发后,大片火山灰飘进海里,渔民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渔港照片,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灰色粉尘,当地渔业合作社已经通知暂停出海,说是要等检测结果出来再看。   要知道,这个渔场不只是俄罗斯的,日本渔民也靠着这里的跨界鱼类谋生,俄日之前还专门签了共享协定,现在火山一来,两边的捕捞计划全被打乱了。   这些火山灰可能会给渔业带来长期影响。2010年冰岛火山喷发后,北大西洋的鳕鱼产量跌了四成,现在鄂霍次克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火山灰里的有害物质会灼伤海洋生物的鳃和黏膜,就算鱼群没立刻死亡,也可能因为水质变化迁徙到更远的海域。   当地从事帝王蟹捕捞的渔民已经在发愁,每年这个时候正是准备冬捕的关键期,要是鱼群真的走了,今年一整年的收入都没了着落。   而且这个渔场刚拿到国际渔业认证没几年,一旦产量大跌,认证续期都可能受影响,到时候出口都成问题。   渔业之外,靠火山吃饭的旅游业更惨。堪察加的旅游业这些年涨得很快,很多人专门来这里看火山、探险,甚至爬活火山。   克罗诺基火山还是当地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每年能吸引不少外国游客。但喷发后,附近的航空危险级别升到了最高的红色,所有途经的航班都得绕路,景区也紧急关了门。   有做旅游的网友说,国庆期间的订单退了一大半,原本订好的火山徒步团、温泉度假套餐全泡汤了,光退款就损失不少。   游客对火山区域的安全顾虑短时间内消不了,就算景区重新开放,估计也得等好几个月才能恢复人气。   这场火山喷发还扯出了跨国协作的大问题。堪察加半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这里的地质活动从来都不是一个国家的事。   之前8月份的时候,附近另一个火山喷发,就导致日本暂停了福岛核污水排海,还拉响了海啸警报。   这次克罗诺基火山喷发,虽然暂时没引发海啸,但日本还是绷紧了神经,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已经出现压力波动,因为冷却用水就来自受火山灰影响的海域。   俄罗斯和日本在这一区域的利益纠葛本来就多,能源和渔业是两大核心。   日本一方面要靠俄罗斯的萨哈林-2项目进口天然气,另一方面又要在鄂霍次克海捕鱼,现在火山一来,两边都受了影响。   有分析说,日本接下来可能会主动找俄罗斯谈,想加快恢复渔业合作,毕竟能源还能找替代来源,但鄂霍次克海的渔获可是刚需。   可俄罗斯这边也有自己的顾虑,火山监测需要更多数据支持,之前和周边国家的预警信息共享做得并不好,这次要是能借着解决渔业问题推动监测合作,或许是个机会。   让人意外的是,这次火山喷发前,那么多先进的监测设备居然没发挥作用。   NASA的卫星监测到地表只隆起了2厘米,远没到预警的标准,可地下的岩浆房压力在两天内翻了好几倍。   这说明现在的监测技术还是只盯着表面,对地下的变化反应太慢。   堪察加当地的监测站本来就少,因为气候太恶劣,很多地方没法装设备,只能靠卫星和少数几个站点撑着,漏报风险本来就高。   之前7月份这里发生强震后,另一个火山很快就喷发了,说明地震和火山之间联系很紧,但现在的预警系统还没法把这两个信号真正联动起来。   普通民众的感受更直接。虽然火山灰没飘到居民区,但物价已经开始有波动了。   当地的海鲜价格涨了一点,因为市场上的新鲜渔获少了,商家说进货成本高了,只能跟着涨。   还有人担心火山灰里的放射性物质,虽然检测出来的浓度不高,但还是有人开始囤瓶装水。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没必要恐慌,说堪察加人早就习惯了火山活动,只要跟着紧急情况部的通知走就行,现在最该关心的是渔民和旅游从业者的生计问题。   这场火山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也暴露了区域发展中的短板。   堪察加太依赖渔业和旅游业这两个靠天吃饭的产业,一旦遇到火山、地震这样的天灾,经济很容易受重创。   而跨国之间的协作也停留在表面,真遇到事了才发现,预警共享、应急联动都跟不上。   信息:俄堪察加半岛克罗诺基火山喷出超9千米灰柱 2025-10-04 15:03·光明网

0 阅读:7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