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法院”里,郑丽文最近把“三拒”喊得震天响——拒“台独”、拒“两国论”、拒战火,句句像鼓槌敲在民心鼓面上,岛内社群一夜刷屏。 不同于过往政治人物习惯喊口号、划阵营,郑丽文这次选择从民生切入。她直言:“多少台湾家庭靠对陆贸易过日子?高雄的香蕉、屏东的莲雾、台中的工具机,哪一单不是实打实的收入?”她提醒,若真按民进党某些人说的“全面脱钩”,最先倒下的不是政客,而是街角水果摊、中小型工厂和普通上班族的饭碗。 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对历史的态度。当“去中化”浪潮试图抹去1945年台湾光复的记忆,她带头提案,坚持将这段历史重新纳入教科书。她说:“一个不敢正视过去的地方,怎么谈未来?”这番作为,赢得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认同。 她还提起2005年连战登陆的历史性访问。当时飞机一落地,台股次日大涨逾百点。她点出一个常被忽略的事实:和平不是空话,而是能带来外资、稳定就业、提升薪资的真实力量。“和平有红利,战争只有代价。”这句话,被许多网友做成图文分享,甚至有人笑称:“比民进党十年的政见说明会还让人听得懂。” 网络上,一种新的声音正在浮现。许多年轻人表示:“我们不想当炮灰,只想安稳生活。”有大学生留言:“我爸妈那代经历过动荡,我们这代只想好好工作、成家、养小孩,别把我们推上战场。”这些朴素的心声,恰恰反映出主流民意的真实温度。 也因此,“丽文讲真话,绿营坐不住”成了新流行语。她的发言视频被大量转发,不少绿营支持者虽不公开表态,却在私域社群悄悄点赞。这种“沉默的共鸣”,或许比公开声援更值得深思。 说到底,政治不该只是权力的博弈,更应是对人民生活的回应。当越来越多民众开始追问“和平能不能成为共识”,或许正是社会理性回归的开始。毕竟,真正的勇气,不是煽动对立,而是在喧嚣中,敢于说出那句:我们,不想打仗。
区桂芝炮轰台岛两党,质问国民党“还反什么共”?台湾教师区桂芝同时向国民党与民
【41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