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美国对华政策尤其在台湾问题上正在推行一种“混合方案”。其2025“国防战略”强调“本土防卫”,并不意味着美国战略的根本调整,而是试图通过重新分配资源,将战略同时锚定在“本土安全”与“中美竞争”两个方向。一方面强调美国境内的安全威胁,以迎合国内政治氛围;另一方面又不放松对华威慑,将中国视为必须长期应对的核心挑战。 美国战争部长赫尔塞斯预告,下月将就“美国所面对的威胁”以及“如何威慑中国”发表谈话,并敦促印太盟友提升防务投入,但他又公开表态“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港媒认为,这样的双重表达背后,实质是为美国自身的战略再平衡创造空间:既避免直接卷入冲突,又通过推动盟友扩军与展示能力来维持威慑体系。 在台湾问题上,美方立场出现了新的变化:从“不支持台独”到AIT及美国务院“台湾地位未定”,故意在法律和政治上留出了更大的模糊空间,为美方在未来调整对台政策埋下伏笔;通过台湾问题来体现其对华威慑的态度。 五角大楼指导制定《2025年国防战略》的备忘录中写道:战略将“优先防御美国本土,包括美国的领空和边境,并在印太地区威慑中国”。港媒认为,虽然文件将“防御本土”放在“威慑中国”之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战略的根本调整。恰恰相反,中国仍是被明确点名的核心威慑对象,说明无论战略优先顺序如何变化,对华威慑始终是美国国防战略的支柱。 美国对华威慑的“模糊游戏”难掩力不从心 港媒对美国对华“混合方案”的解读,精准戳破了其战略伪装:所谓2025“国防战略”的“本土转向”,不过是资源再分配的障眼法,对华遏制与威慑的核心从未动摇,而台湾问题上的策略调整,更暴露其力不从心的现实困境。 美国的战略再平衡充满矛盾性。五角大楼将“本土防卫”置于优先位置,实则是为迎合国内政治需求的权宜之计,其真正意图是通过收缩全球摊子、聚焦关键区域,实现对华威慑的“精准发力”。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一边预告“威慑中国”的谈话,一边宣称“无意冲突”,这种双重表达本质是给自己留足余地——既想维持对华施压态势,又害怕触发直接对抗的风险。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正是其战略底气不足的写照。 台湾问题成为美国战略矛盾的集中爆发点。从“不支持台独”到AIT与国务院重提“台湾地位未定”,美方刻意制造法理模糊,看似是预留政策空间,实则是传统威慑手段失效后的无奈之举。 推动“集体威慑”则是美国试图转嫁压力的显证。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强硬逼问日澳在台海冲突中的角色,却遭两国以“拒绝假设性问题”明确回绝,盟友的消极态度戳破了美国的联盟幻象。即便通过AUKUS等机制施压盟友扩军,也因“美国优先”的算计引发信任危机——毕竟没有国家愿意沦为其战略棋盘上的棋子。 美国的困境根源在于霸权野心与实力衰退的失衡。既要维系全球霸权、保住盟友信任,又无意愿也无能力承担直接冲突代价,这种拧巴的战略逻辑,让其“混合方案”沦为自相矛盾的表演。随着中国实力增长与盟友觉醒,这场威慑游戏的主导权已悄然转移,美国的如意算盘终将落空。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回调立场了!在美国AIT抛出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之后,美国驻
【99评论】【10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