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危机下,特朗普对华态度悄然转变。 预算僵局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一改强硬姿态,突然向中国抛出“橄榄枝”。 10月伊始,美国联邦政府再度陷入停摆危机,约75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国家公园、博物馆等地标性景点纷纷关闭。这场政治僵局给美国经济带来直接冲击,政府每停摆一周,可能造成高达70亿美元损失。 与此同时,一向对华强硬的特朗普总统却展现出不同往常的态度。 特朗普近日突然公开称赞中国,表示美中两国应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并愿意以“非常友善的方式”与中国竞争。这一转变与过去那个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频频发出强硬言论的特朗普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政府此轮停摆始于10月1日,源于民主共和两党在预算拨款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不仅约75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还有超过15万名联邦雇员将被迫离职,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离职。 停摆带来的影响正迅速蔓延至各个领域:国家公园管理局约三分之二雇员被迫休假,管理全美400多个景点的运营告急。 航空旅行面临压力,联邦航空局已有逾1.1万人停薪休假,这可能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 特朗普对华态度的转变并非毫无征兆。英国《金融时报》直接将其定义为 “180度大转弯” 。 这一变化在多个方面均有体现:美国防长公开表态“不寻求与中国冲突”,国务卿在与王毅外长会谈时语气明显软化。 五角大楼内部甚至流出一份备忘录,建议将战略重点从中国转向地区事务和本土安全。 分析认为,这种转变源于美国在贸易战中的节节败退。尽管美国加征高额关税,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仍同比增长18%,其中电动汽车和锂电池出口量翻了一番。 特朗普态度急转的背后,是美国面临的多重困境。 关税战的反噬效应让美国自食其果——国内物价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出口受影响。同时,美军实力已难以支撑其“全球霸权”野心。 中国在海军舰艇、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的突破,形成了强大战略威慑力。 特朗普政府认识到全面对抗中国只会两败俱伤,开始将策略从“全面施压”转向“选择性对抗”。 在政府停摆的国内压力下,特朗普急需外交突破来转移视线,而对华关系成为最现成的突破口。 面对国内停摆乱局,特朗普的“友善”姿态更多是应对内忧的权宜之计。美国政府停摆已进入第五天,参议院将于今日再次投票。 而中美关系的真正改善,不能依靠临时“面子”,而需基于平等互利和持续诚意。中国注重的是实际行动,而非一时的言辞变化。
美国政府停摆危机下,特朗普对华态度悄然转变。 预算僵局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一改强
向着目标奋进
2025-10-05 14:49:0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