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俄罗斯对外宣称:俄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式生效。 这份条约全称是俄罗斯联邦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2025年1月17日在莫斯科签字,取代了2001年的旧协议。它覆盖国防、经济、能源、金融、科技和农业等领域,有效期20年,到期自动续5年,除非一方提前通知。签署前,两国通过多次磋商敲定条款,普京和佩泽希齐扬亲自主持,焦点放在安全和贸易上。文件厚达几十页,序言强调维护主权和互利原则。 国防部分规定联合军演和情报共享,针对恐怖组织协调行动。能源条款重点天然气供应,俄罗斯今年计划输18亿立方米,未来增到每年55亿立方米,通过管道连接两国电网。金融内容允许本币结算,建立联合基金,避免美元波动影响贸易。农业合作包括伊朗出口干果,俄罗斯提供化肥和技术。科技领域涉及核能和卫星项目,伊朗分享铀经验,俄罗斯输出设计方案。文化条款推动学生交流和媒体合作。 签署后,文件送议会批准。俄罗斯联邦委员会4月通过,伊朗议会6月确认。外交部7月交换批准书,所有步骤按国际公约走。9月底,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恢复对伊朗旧制裁,俄罗斯10月1日接任轮值主席,当天声明不承认这些措施,因为违反核协议后续条款。伊朗外交部回应称此类行动挡不住发展脚步。 10月2日,俄罗斯外交部公告条约生效,同时在联合国备案。伊朗总统办公室同步确认,强调这将加速能源项目。西方媒体指出,生效时机与制裁重合,显示两国协调立场,早于签署前就调整文本。贸易额已超300亿美元,天然气合同细节下周敲定。条约生效标志两国关系升级,从基础协议到全面伙伴,应对外部压力的工具更实用了。
普京计划大规模没收财产。据彭博社报道,如果布鲁塞尔开始扣押冻结的俄罗斯央行储备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