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丈漈瀑布前,一位女生正举着手机调整角度,想拍下自己与飞流直下的水幕同框。突然,镜头里闯进一排“空中飞人”——五六个游客正吊着威亚从瀑布后方滑出,像游戏里的弹幕特效般掠过画面。这段被路人抓拍的视频,在社交平台掀起了一场关于“旅游安全与体验”的热烈讨论。 视频里,女生保持着拍照姿势,身后的威亚游客们有的张开双臂,有的比划剪刀手,甚至有人对着镜头做鬼脸。瀑布轰鸣声中,这排“人形弹幕”以每秒两三米的速度划过,与女生静止的姿态形成强烈反差。网友们纷纷调侃:“这哪是拍照,分明是拍科幻片!”“景区该收特效费了!”但笑过之后,更多人开始关注威亚项目的安全性——吊在离地几十米的瀑布上方,游客们是否接受过专业训练?设备有没有定期检修? 翻看近年类似事件,河北邯郸曾有游客在瀑布边拍照时,因地面湿滑失足落水;辽宁本溪一位女士首次体验滑翔伞,遇大雾被挂树上,虽然最终获救,但惊魂未定的样子仍让人后怕。这些案例像一记记警钟:当旅游从“看风景”变成“玩刺激”,安全红线是否被忽视了? 景区威亚项目的工作人员解释,所有游客需签署风险告知书,穿戴双保险安全带,每日运营前还会检查设备。但现实中,总有人为了追求“出片效果”冒险:比如不顾警示牌靠近瀑布边缘,或是在威亚滑行时故意摇晃。这种“要美不要命”的心态,暴露出部分游客安全意识的缺失——他们或许觉得“别人都这么玩,我也可以”,却忘了意外往往发生在“没想到”的瞬间。 旅游的本质是放松与享受,而非用生命换取朋友圈的点赞。景区在开发刺激项目时,更该把安全培训做到位,比如让游客体验前观看安全示范视频,或是在威亚滑行区设置缓冲网。而作为游客,我们也要学会“克制”:拍照时多留意脚下,体验项目前认真听讲解,遇到危险区域主动后退。毕竟,一张“完美照片”的价值,远比不上平安回家的意义。 话说回来,如果你在瀑布前遇到这排“人形弹幕”,是会笑着继续拍照,还是立刻退到安全区?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吧! (案例来源:新浪新闻)
“这就是格局!”3月5日浙江一位大哥在一家饭店用餐,点完餐等了四十分钟也没见上菜
【1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