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服务区休息的时候,刷到了这样一则新闻:这个十一假期,部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开始“叫号充电”,有的车主排了3个小时都没有充上电。部分地区为了节省排队时间,还要求车主只能充到80%的电量。 这个假期,我是不用叫号充电的,因为我在川西自驾游开的全新坦克500Hi4-Z是插混车,没电的时候,找个加油站加油就行了。 不过叫号充电这个事儿,真的有点意思。 有两点可以肯定,首先,叫号充电,肯定是充电桩不够用; 其次,愿意花这么长时间排队的,大部分都是纯电车。 那么,充电桩真的很稀缺吗? 其实并没有。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2025年8月份中国公共充电桩的总量已经达到431.6万个,此外还有1303万个随车的私桩,以及一部分政企单位、工业园区的内部充电桩,整个充电基础设施规模相当庞大,总体车桩比的增量已经达到1:1的水平,而且总量还在不断增长。 这么多充电桩,但却需要叫号充电,原因很简单,充电桩建设的时候,只是按照一个“预估”的需求去规划,它参考的是一定时期内前来充电的车型的平均数值,而不是节假日的高峰数值。 不是充电桩不够用,而是充电桩无法应对假期这种短时爆发的充电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到十一、除夕这样的长假,各地高速都会频繁拥堵,那我们建设高速公路的时候会因为节假日的需求,而把所有高速都按照双向8车道的标准去建设吗? 不会! 假期,充其量也就那么几天,在一年365天中占比很低。基础设施,肯定不能按照高峰时段的需求去建设,不然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充电桩也是一样的,过度的超前建设,不但没有意义,还会拖垮相关的运营企业。不出意外的话,未来3年内,诸如十一春节这种超大规模迁移量的假期充电桩不够用的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那么我们怎么应对呢? 前面我们说了,纠结充电问题的基本都是纯电车型,如果你是个自驾游爱好者,每个假期必出远门,那还是优先选择插混或者增程式电动,它们在假期可以通过加油来应急。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要解决,可能要等到固态电池全面普及之后了。
今天在服务区休息的时候,刷到了这样一则新闻:这个十一假期,部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
哇曹仁谈汽车
2025-10-04 21:45:08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