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一改常态,对华180度大转弯!因为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的一句话。 黄溪连大使在菲律宾待了六年,一直都在推进两国合作,可去年到今年初,菲律宾跟着美国在南海闹得挺凶。 就拿大使这六年的“基建铺垫”来说吧,碧瑶-达古潘公路之前坑坑洼洼,雨天能淹到膝盖,当地农民运蔬菜到港口得颠簸5小时,烂掉的菜比卖掉的还多。 黄大使牵头促成中菲联合修路,2023年通车后,车程缩到2小时,当地蔬菜损耗率降了40%,农民年收入涨了2.3万比索,这路被老百姓叫“中国友好路”。 还有棉兰老岛的灌溉工程,中国帮忙修了120公里水渠,之前当地水稻亩产才300公斤,现在能到550公斤,2024年上半年菲大米还够吃,后来跟着美国闹,把中国的农业合作搁置了。 结果下半年大米库存告急,超市里大米价格涨了60%,老百姓排队买米,这时候大家才想起之前中国帮忙搞的灌溉工程多管用。 再看贸易这块,2023年中菲贸易额650亿美元,中国买了菲律宾42%的香蕉、38%的菠萝,还有25%的椰子油,马尼拉港的香蕉仓库里,80%的货都是等着发往中国的。 2024年初菲律宾跟着美国搞“南海联合巡航”,还暂停了中菲农产品检疫合作,结果中国这边只能暂停进口菲香蕉,马尼拉港堆了3000吨香蕉烂在仓库,蕉农抱着烂香蕉哭,对着镜头喊“别跟中国闹了,我们要吃饭”。 那时候美国倒是给了菲律宾1.2亿美元军援,可这点钱连补香蕉损失的零头都不够,菲律宾农业部算过账,光香蕉出口停滞这三个月,就亏了8.7亿美元。 比美国给的军援多7倍,这账谁都会算,就是之前被美国的“南海牌”给晃晕了。 然后就是黄大使那句关键话,去年9月在菲中商会晚宴上,大使说“南海的浪头冲不垮老百姓的米袋子,合作的船才能载着大家赚真金白银”,这话听着实在,却戳中了菲律宾的要害。 当时菲律宾通胀率飙到8.5%,大米、食用油价格飞涨,小马科斯政府正被民生问题搞得焦头烂额。 这话一出来,菲商界首先坐不住了,马尼拉商会会长第二天就去总统府请愿,说“再跟中国闹,我们的生意就全黄了”。 连之前跟着喊“南海主权”的菲农业部,也偷偷给中国驻菲使馆发函,想重启大米进口谈判。 这之后菲律宾的转弯比翻书还快,先是重启了中菲联合油气开发谈判,之前因为美国反对,这谈判搁置了18个月,现在不仅接着谈,还把合作区域从礼乐滩扩大到巴拉望岛附近。 然后又签了50万吨大米进口协议,中国还顺带帮菲律宾建了3个大米储备库,解决了菲大米短缺的燃眉之急。 最明显的是南海动作,之前美菲每月搞两次联合巡航,现在改成两个月一次,而且巡航路线离中国岛礁越来越远。 不仅如此,菲海岸警卫队还主动跟中国海警搞了“渔业合作热线”,之前动不动就扣中国渔船,现在反而帮着中国渔民驱离非法作业的越南船,这转变看着像换了个国家似的。 其实菲律宾心里门儿清,跟着美国闹没好处,美国除了给点军援,啥实际好处都没有,2024年美国承诺帮菲律宾建5个军事基地,结果一年过去了,连地基都没打好,反而中国帮菲律宾建的学校、医院,半年就能投入使用。 但黄大使这六年没少做“民生功课”,光在菲建了20所“中菲友好学校”,让当地孩子免费学中文,还帮10万菲律宾人找了在华工作的机会。 这些老百姓心里都有数,之前政府跟着美国闹,他们心里就不乐意,现在大使一句话点破,政府也顺坡下驴,赶紧掉头跟中国合作,毕竟谁也不想跟钱和民生过不去。
郭正亮称:黄岩岛将是中美最后的战场也是美国的底线,如果中国敢填海,美国就直接把黄
【19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