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

脚步丈量远方 2025-10-04 20:43:47

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么处理?”没想到,陈老总摇摇头说:“这位大亨不能动!” 顾竹轩的不同,打从一开始就刻在骨子里。1886年生于江苏建湖的他,家里世代佣耕,十四五岁就背着犁辫拉田。 1902年苏北饥荒,16岁的他跟着家人驾小船逃荒到上海,在闸北“一百间”的贫民窟落脚,靠做马路工、拉“野鸡车”糊口。这样的底层经历,让他后来即便成了大亨,也没丢了穷人心。 他的发迹没沾半分毒品生意,这在旧上海青帮里堪称异类。做公共租界巡捕时,因私放同乡逃犯被开除;后来替德商拉黄包车,趁一战老板回国盘下车行,才算有了根基。 1916年拜入青帮“大”字辈刘登阶门下,成了“通”字辈大佬,门徒上万,可他对徒弟放话:“烟土害人家破人亡,这种钱赚了断子绝孙。” 他的势力集中在闸北,门徒里最多的还是人力车夫和小商贩,遇事讲江湖义气,穷乡亲求助从不含糊。 真正让他站稳脚跟的是天蟾舞台,可这舞台从不是单纯的生意场。 1923年独资经营后,他联络名角改良演出场所,更把这里变成了慈善和革命的隐秘据点。1932年“一二八”事变,舞台停业改成难民收容所,楼上楼下挤满盐阜同乡,他自掏腰包管吃管穿。 1937年“八一三”事变,这里再变收容所,一撑就是三个月,直到难民陆续离去。不光如此,他每月组织京剧义演,把三成收入捐给苏北灾民,还曾为盐阜三县筹来大批粮食药品。 民族大义面前,他的骨头比黄金荣、杜月笙硬得多。上海沦陷后,日伪市长苏锡文送鸦片拉拢,他当场倒进黄浦江; 伪警察局局长卢英劝他“合作”,他把烟头摁在茶几上:“我顾四要钱有钱,要命有命,就是不缺骨头!” 这话不是空话,他关闭天蟾营业部接纳难民,每日施粥,庇护了三千多人。 对共产党的帮助,他从不是临时投机。“四·一二”事变后,工运大队长姜维新被捕,因持有天蟾舞台证件被递解警备司令部。 他假认姜维新是自家职工,设宴拖住警员,疏通关系延后查办,最终成功保释。这事传到周恩来耳中,得到“为人可靠”的评价。 抗战时,他掩护中共盐阜区委组织部长喻屏夫妇藏身地藏寺,托人护送他们去延安;受刘少奇嘱托,把天蟾舞台办公室变成地下党秘密据点,帮着传递情报、运送医药到苏北根据地。 他把亲骨肉也送上了革命路。1945年抗战最吃紧时,15岁的小儿子顾乃瑾被他托付给去延安的同志,后来成了新四军战士。 侄子顾叔平早投身革命,借着他的关系多次完成危险任务,而他暗中把杜月笙拉拢合作的西药走私渠道转给新四军,直言:“杜先生想当‘海上闻人’,但共产党要的是新中国,你说哪个长久?” 解放前夕,他更是递交了青帮名单和国民党特务网络图,帮解放军一周捣毁8个敌特小组。 这些事,陈毅心里门儿清。清算黑帮时,看着名单上的“顾竹轩”,他直接划掉,只说“此人身份不简单”。 这“不简单”,是他没沦为权力的傀儡,没被利益磨掉良心。黄金荣依附国民党,最终落得扫街下场;杜月笙双手沾满鲜血,只能客死香港;而他虽身在青帮,却守住了底线,选对了方向。 1949年8月,顾竹轩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陈毅还亲赴天蟾舞台看望他。 他这一生,有青帮大佬的江湖气,也有底层百姓的同理心,更有中国人的骨气。历史清算的从不是身份,而是行为;评判一个人的从不是标签,而是立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7

猜你喜欢

脚步丈量远方

脚步丈量远方

脚步丈量远方